小微企業再迎政策“禮包”。
3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的政策安排,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強力支撐。
會議決定,對所有行業小微企業、按一般計稅方式納稅的個體工商戶退稅近1萬億元。其中,存量留抵稅額6月底前全額退還,增量4月1日起按月全額退還。
當日(21日),財政部迅速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以制度性、階段性、一次性舉措相結合的組合式退稅政策等方式,落實全年增加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當天,首批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的專項轉移支付4000億元下達。
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專項資金將用于向小微企業退稅財力保障提供現金流,為企業紓難解困,有效保障穩增長、穩市場主體和保就業。
財政部表示,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以及“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等6個行業的留抵稅額全部退還到位,直接增加企業現金流。具體操作時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
2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稱,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華網發
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向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將顯著緩解企業資金回籠壓力,有助于提升企業發展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小微企業量大面廣,給予小微企業留底退稅等支持和安排實際上是支持實體經濟增長,是普降甘霖,是精準滴灌。留抵退稅直接給小微企業注入現金流,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更加精準有效和注入強勁動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務委員、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劉英稱。
***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留抵退稅政策將對小微企業產生重要且積極的影響,也表明國家在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平穩發展,幫助小微企業增強動能。
事實上,近年來,國家對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方面的支持從未停歇。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年我國實施增值稅改革以來,以減稅為導向,累計減了8.7萬億元。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在2019年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到10萬元的基礎上,2021年進一步提高到15萬元;
在2019年將小型微利企業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所得稅的基礎上,2021年再減半征收,實際稅率只有2.5%。
2020年出臺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由3%降到1%的政策,在2021年延續實施;
2022年出臺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實施日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
“我們看到,一系列面向小微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陸續出臺,可以說政策力度在不斷加碼。”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在去年11月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
2021年11月5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鈐東街道辦一家服飾加工類小微企業車間內,來自城鎮社區的務工居民在流水線上忙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華網發
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讓小微企業稅費負擔更輕、發展步伐更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于3月15日介紹2022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下階段,要落實好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強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融資支持,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加大創新稅收優惠。
在2月2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也表示:“財政部將精準聚焦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進一步加大稅費優惠力度,綜合運用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引導撬動金融資源流向中小微企業,讓中小企業煥發更大的生機。”(文/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