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作為語文老師,當面對大班額的教學場景時,就很難去照顧到個別的差生了。這是老師的教學能力有限,如果家長在面對孩子上大班額的時候,一個班級的人數超過50人以上,基本都是大班額,那么家長就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有些補差的工作就需要家長來輔導了。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小島老師一般會給什么樣的差生補習?基礎知識點沒有掌握的,作業欠賬太多的,課文不背不朗讀的,成績太差,影響班級整體平均水平的。補差有一個原則: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都會給差生補差,到了四年級,如果實在太差了,那老師也是無能為力了,沒有家長的配合,確實很難抓好學生的學習。所以,家長給孩子補差,也要掌握3個輔導技巧。
給孩子補差,家長要知道孩子具體是差在了哪里。以語文學習為例,不少家長提起來就頭疼,孩子太差了,什么都差,生字詞差、閱讀和寫作更差,沒法補,只能送去補習班了。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有很多,補差的***也要有針對性,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提高。家長面對補差,通常是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的,從家長的角度,全部否定孩子,看不到孩子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和優勢。所以我也經常指導家長,在補差前,你要了解孩子的優勢在哪里,配合“差”再出具相關的輔導技巧,才能真正幫孩子提高。家長輔導,要付出的不光是時間和精力,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耐心和理解,所以3個輔導技巧分享給各位家長,希望大家能夠在輔導孩子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相對輕松一點。
1、發現優點,磨練耐心
發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優點,是家長的必修課。很多學習問題,都來自于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無法正確認知孩子的能力。排除智力問題,沒有哪個學生是沒有優點的,課堂表現差的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會閃光,作業寫不好的孩子,也許記憶力特別好,過目不忘。家長盡量在補差前去發現孩子的特長和優點,可以幫助孩子先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有了認可孩子自然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面對自己的學習問題,他們不是畏難,而是愿意和家長一起去復習。這是家長在輔導中,需要找到的技巧,想要孩子不是在自己的威嚴下,被迫去學習,而是主動去改掉自身的問題,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磨練自己的耐心。
面對孩子的成績差、習慣差、語文學習能力差,各種表現都無法達到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時,家長的耐心是極低的,孩子出現的一點點小問題,都會被家長給放大了,成為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孩子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是很難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家長需要告訴孩子,至少是坦誠相待,家長的生氣,源自什么,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有些學習問題可以避免,卻一直在反復出錯。以孩子的能力明明可以做到,卻讓家長失望了。與此同時,家長也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在學習問題上,希望可以看到孩子的進步。在處理家庭輔導的時候,“差”不應該是家長無法控制情緒的理由,相反,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靜。
2、就事論事,理解孩子
我們很多家長,在孩子的語文學習上,無法做到就事論事。明明是來找老師溝通孩子的語文學習問題,但家長很快就會把問題轉移到其他事上,所以當我發現家長不能做到就事論事的時候,我就會建議家長,你先少否定孩子,在日常的表達用語中,多用正面語氣詞,直接告訴孩子:字寫得丑怎么辦?聽寫錯太多怎么辦?不愛看書怎么辦?課文背不下來怎么辦?與孩子分享直接解決問題的***,一定比家長使用一連串“你!不可以!怎么這么笨?很難嗎?為什么就你不會!”類似的否定語氣要有效得多。家長在輔導孩子語文學習的時候,也應該把人和學習行為分開,比如:媽媽很喜歡你這個表達方式,但是我希望你把作業還是認真寫一寫。
其實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表現在語文學習上的“差”并不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也不是孩子習慣不好,而是他根本不想學習。家長要理解孩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還沒有開竅”。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就比較重要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去建立正確的學習意識,給孩子布置一個溫馨的學習場景,讓那個孩子自己選擇,寫作業的時候,收掉桌子上的玩具,避免注意分散,幫助孩子適應作業的任務,鼓勵他主動去核對作業內容和檢查作業,家長只是偶爾幫助孩子分析講解不會的題目或者檢查作業。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會自主性,再去幫助孩子處理作業、知識點上的欠賬。補差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家長要和孩子斗智斗勇,這是一個長期磨合的過程。
3、寬嚴適當,保持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是家長的輔導方式前后不一致。家長和祖父母的教育輔導理念不一致,父母之間的教育***會產生沖突,那么就會給孩子1個錯誤的信息傳達:不知道該聽誰的,如果是聰明的孩子,還會找機會鉆家長的空子,甚至是頂撞家長。這就是家長無法掌控的局面了,所以我們要對孩子的輔導過程寬嚴適當,保持一致。以認可和鼓勵為主,對孩子的每一次小進步,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都及時給予認可和表揚。讓孩子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學習現狀的成就感,也讓孩子知道,學習上的不良行為是不可以持續發展的,家長有適度的處罰和批評,讓孩子得到警示。
這是家長需要掌握的輔導技巧,才能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真正輕松上陣。輔導學習本身就是家長的修煉,耐心和經驗的提高,才能讓輔導的過程提高質量。否則,家長的參與學習,孩子并沒有得到什么進步,浪費的是孩子成長的時間,家長休息的時間。如果家長實在無法給孩子補差,只能把學習訴求說得更詳細一些,交給***的老師來輔導了。你在輔導孩子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過怎樣的問題,無法解決的,都可以給我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