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文物介紹
荷葉形端硯清
石質,硯呈自然荷葉形狀,葉緣卷起,形成硯池。背面刻磨成形象的葉脈紋。硯池光素平整,器形大而輕薄,工藝精巧,擬物象形。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立夏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歷5月05-07日,此時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后氣溫迅速升高,正式進入夏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長大了。
立夏有三候
第一候:螻蟈鳴
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夏天的味道濃了。
第二侯: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土壤中,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出來湊湊熱鬧。
第三侯:王瓜生
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于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
立夏民間習俗
迎夏儀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舊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斗蛋游戲
過去,每當立夏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將一些雞蛋、鴨蛋或鵝蛋煮熟,用冷水浸泡后再套入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立夏“秤人”
立夏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戶外懸秤于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
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
立夏后需注意什么
立夏后要飲食清淡
立夏之后,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后要加強心臟保養
立夏在農歷四月前后,稱之為孟夏(夏之初),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至20℃,此季節有利于心臟的生理活動。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大好時節。天文專家提醒說,立夏以后,天氣轉熱,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
圖文來源:網絡
來源:青海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