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無意中因為《渣反》入了耽美的坑,最近一陣子看得很歡脫。
想當年讀大學的時候,最單純到***的時候,因為無知讀了白先勇的《近似無限透明的藍色》,被文中因為真實而顯得那么殘忍的文字嚇住,之后十五六年從不看這種題材。
直到最近入了耽美坑才大悟紀實文學和網文實在是兩種東西。讓人難受到近乎窒息的紀實文學,連我這種對文字癡迷的都不敢輕易涉足。而網文卻是聚人氣賣錢的東西,風格自然迥異。所以很歡脫的看了快兩個月耽美了吧。今天算是夜路走多又遇鬼了。
很短的兩篇,《浮生六記》和《等你到三十五歲》,一起看的,作者南康白起。讀的時候感覺比較怪,一般來說很少有作者用第一人稱寫作,更何況還是耽美的。作者的文筆我很喜歡,沒有特別多修飾的簡單,但讀起來很細膩,感覺真實。但一個男性作者,語言如此細膩也是挺怪的。
出于好奇而手賤的搜索了一下作者,結果愕然發現,我的感覺確實挺敏銳。作者用第一人稱是因為這兩篇根本就是半自傳,而且2006年作者的男朋友就退出結婚生子去了,《等你到三十五歲》就是因為這個寫的。
結果作者沒等到35歲,在2008年,28歲的時候就已經自殺了。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壓抑。貌似這件事當年成為了一個很火的事件,天涯什么的各種蓋樓,現在隨便一翻都翻得到。
很多人都在罵那個張姓男友,但其實無非是愛的不夠堅定的人堅持不了罷了吧。畢竟,是不容于主流思想的,如果不是足夠愛,就不如隨便找個異性,比較一下房子車子票子,結婚過日子。不過是愛得沒那么深,所以扛不住那么大壓力吧。無關渣于不渣,不過是一個愛的比較沒有保障的群體的現實罷了。只不過,另一個人沒有出來,而走沒有出來的那個,還是個文人罷了。
其實我是個喜歡看甜文的人,但是最近看的都是比較虐或者很虐的。也不過是因為我心里的認同點也是耽美一定要虐才比較真吧。結果今天到底踩了雷了。心情不美麗!
其實看文字,如果生活中認識南康白起這個人,也一定不會喜歡這一類的人,不是性向問題,而且情感這么細膩的男人,總覺得怪怪的,有種娘的感覺。但是說到底,情感的純粹比較容易感染我。一個情感如此純粹、真摯的人,因為一段無果的愛情離開,這件事本身很讓人傷感。
現在是2018年,正好十年過去,以此紀念這位我大概不會喜歡的人震撼了我的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