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在古裝片里,經常看到有人說“一炷香的工夫”,那“一炷香”到底是多長時間呢?
古人沒有鐘表,大多數時候,他們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
“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那時的香皆為手工***,且有標準,一柱香燃盡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
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
仔細想想,在古代,這是一個很好的***了,雖然也有日晷、漏壺等工具,但是以香計時,不受白天黑夜影響,攜帶方便,***簡單,且能營造氣氛。
實際上由于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干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約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
除了“一炷香”,還有一盤香、一爐香。人們還經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荒”。
如唐宋時,就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勻后灑在銅制印盤里,做成荒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荒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
人們還在香荒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常被道觀、寺院用作計時器。
用香計時,可謂古人智慧的結晶,又回歸了用香的本意:祈禱上蒼,降福人間。
香在古人生活中應用十分普遍,在香具上,古人也是頗為講究,比如***出別出心裁的【山水間香插】,焚香時,能營造出悠遠的意境。
它以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畫為靈感
構成了一幅文雅的群山圖
使用時
裊裊升起的線香
更是完美詮釋了
元代詩人張秦娥《遠山》的那句詩
“水窮云盡處,隱隱三兩峰”
美成一幅畫,美成一首詩
這樣一個山水間香插
足以與你的精致生活相匹配
聽香觀山水
這是一種“慢生活”的態度
靜下心來
慢慢體味生命的真與美
MEIWUTUIJIAN
美物推薦
——————
可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
庫存不多,再猶豫就沒了~~
“閱讀原文”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