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剛過,萬物復蘇,孩子的身高也迎來“萌動”的加速度。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長具有“季節性特點”,春季是長個最快的季節,大約是其他季節的2-2.5倍。
9歲男孩個子矮小
原因竟是每天大魚大肉
在紹興市中心醫院小兒推拿門診,不少家長正帶著孩子前來敷貼治療,只見醫生精準、熟練地辯證選取穴位,再將調好的藥膏逐一貼敷到孩子的各個穴位上,完成后,又耐心叮囑貼敷后的注意事項。
今年9歲的顆顆(化名)近日也來到了小兒推拿門診就診,據顆顆媽媽說,孩子乖巧懂事,很少需要大人操心,但是總有一件事令他們憂心忡忡,那就是孩子的身高只有125厘米,與同齡孩子相比,相差太大了。
“此前,我們都沒有放在心上,畢竟我有163厘米,她爸爸也有178厘米,應該不會矮到哪里去。”顆顆媽媽憂心忡忡地告訴醫生,以為孩子只是發育晚而已,多給孩子補點營養,孩子就會長高,便每天精心為孩子準備豐富的餐食,頓頓少不了魚、肉、雞蛋。但是孩子現在9歲了,還是班里的“小不點”,比其他同齡的孩子矮了一大截,這讓顆顆爸媽十分郁悶。
更讓人擔心的是,觀察顆顆這一年來每個月的身高測量表,發現孩子沒怎么長個,顆顆媽媽最終選擇帶孩子去醫院做個詳細檢查,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一系列檢查結束,兒科醫生告訴顆顆媽媽,孩子脾胃虛弱,已經影響到了生長發育。
紹興市中心醫院小兒推拿科主治中醫師章淑萍向記者解釋,身體需要足夠的營養,才能長高。但是,并不是吃得多就能長高個。如果吃得多,卻不消化,反而容易積食,造成脾胃負擔過重,反而影響營養吸收,適得其反。
“尤其是過量‘進補’,每日大魚大肉,反而容易導致兒童肥胖。”章淑萍說,這樣不僅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綜合癥的風險,還會增加兒童性早熟的風險,導致孩子成年后身材矮小,和家長的期待背道而馳。
“助長”也有黃金期
應保證充足睡眠和加強運動
眾所周知,身高是先天遺傳和后天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不會改變,但后天環境因素可以改變,如營養、運動、睡眠等。
那么,有哪些“助長”妙招可以幫助我們抓住長高黃金期呢?章淑萍建議,首先,要保證孩子充足睡眠,每晚不超過9點半上床睡覺,睡前2小時不進食,促進持續性的深度睡眠。
其次,要堅持運動,建議縱向運動為主,如跳繩、游泳、打籃球、跳高、羽毛球等交替進行,肥胖的孩子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運動。此外,均衡飲食,保證營養攝入也尤為重要。日常飲食需要注意結構控制,如肉蛋奶類蛋白質食物,對于肥胖兒童及挑食偏食的孩子,建議進行相應的飲食調整。
最后就是定期監測,長期管理。要定期測量身高體重,進行生長分析,每三個月進行***骨齡檢測,結合孩子的目前體格生長發育,做好監測及追蹤,進行個性化生長發育評估。建議青春期的孩子提前展開身高管理,以抓住最后階段的身高沖刺機會。
全媒體記者丁文爾通訊員單明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