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烏賊,又稱火焰墨魚,頭足綱管魷目烏賊科花烏賊屬。分布于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與澳大利亞北部熱帶海域,棲息在海水底部的泥沙區域。它們的肌肉組織具有強烈毒性,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帶有毒性的烏賊,也是僅有的三種有毒頭足綱生物之一。其毒性比藍環章魚要差一些。
有橢圓形的外套膜,腕臂較為粗短、扁平,呈刀鋒形,分布著四排吸盤。第一對腕足比其他的腕足稍短一些。在左腹側一只較粗大的腕足則是生殖用的交接腕,腕上有用來傳遞貯精囊的深溝。在外套膜的背側與腹側表面,以及頭部、眼睛上方有許多突起的鰭狀物,這些鰭可以幫助它們在海底前進。
火焰烏賊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種會在海床以腕足和鰭行走的烏賊動物。和大多數的烏賊不一樣,火焰烏賊的外套膜并沒有烏賊骨突出所形成的錐。其烏賊骨只占外套膜長度的2/3左右,外觀呈長斜方形,帶微黃色澤,兩端削尖,中段微微鼓起。由于烏賊骨較小,因此它們無法在水中長途游泳。
火焰烏賊個頭較小,通常體長僅有6-8厘米,因此它們只能捕食各種小型魚類和甲殼類生物。在獵食時,火焰烏賊會從嘴里伸出一根長條形的特殊觸手獵取食物,像變色龍的舌頭一樣,裹住食物就往嘴里送。這條特殊觸手就如它們的小舌頭,透明泛藍,能伸能縮,能長能短,有力且柔韌。
能以表面的色素細胞進行復雜的偽裝。火焰烏賊原本的體色是深褐色,在遭到騷擾時,會在體表、觸手和頭部快速閃爍著黑色、深褐色、白色與黃色的斑紋。在發動攻擊前的瞬間,觸手前端會顯現明亮的紅色。這些色彩變化,就如燃燒著的火焰。正是因為其鮮艷的體色,使得它們在水族市場中相當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