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人大代表在會議上提出恢復“斤”作為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建議。對于人大代表的建議,市場監管總局經過認真的研究之后進行了答復:
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中質量單位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千克(公斤)”,再選用市制單位“斤”,可能導致質量單位的混亂,也會在貿易、生產等領域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因此,不以“斤”作為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雖然我們國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確立了以“千克”為計量單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們依然使用“斤”,可以說如果轉變使用“斤”或者“斤”和“千克”共用,并不會讓老百姓不適應。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不按照老百姓的使用習慣,恢復“斤”為定計量單位呢?
看似不起眼的單位制定,但實際上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計量單位混亂,不僅僅是換算困難,搞不好還會死人。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國際千克原器)
計量的歷史話說計量單位的起源其實非常早,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就誕生了最早的長度計量單位:腕尺。早期的計量單位大多會用到身體的一部分來作為參照,比如,《孔子家語》就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翻譯過來就是:
一寸是手指頂端的一節;一尺是大拇指與中指張開的長度;一尋是兩臂伸開的長度。不過,古代中國計量單位很混亂。舉個例子,史記中記載孔子的身高是:九尺六寸。這個“九尺六寸”到底是多高?
如果按照孔子活躍的春秋時期來看,有1.97米、1.91米、1.89米三種可能。如果按照《史記》成書的西漢來看,西漢一尺是23.1厘米,那孔子的身高就得達到2.21米,這快和姚明的身高(2.26米)差不多了。那孔子究竟多高呢?其實現在也還是個謎。
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計量標準來度量萬物,引發各種混亂是很正常的事情。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英國,他們制定長度單位時,把英寸定義為:拇指的寬度。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格拉的名言:
人是萬物的尺度。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拇指寬度,不亂才奇怪。所以,秦始皇就下定決心統一度量衡,1500多年后,英國國王愛德華二世也嘗試過類似的事情。那他們為何不約而同地做同一件事情呢?
統一單位因為度量單位的不統一會阻礙國家的發展。試想一下,各地區度量單位都不同,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很難進行,收稅也會是一件特別麻煩和棘手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如果全球各國的單位制度都不一樣,那也會阻礙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要知道,全球各國的人都有比較大的差異。北歐國家人高馬大,南亞、南美個頭要瘦小一些,那北歐的英寸豈不是要比南亞、南美的大,雙方如何貿易呢?
關鍵是這些地區還可能用的是不同身體的不同部位來作為單位,那轉換起來就更麻煩了。
所以,法國人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提出了要統一單位的設想:首先是以“十進制”為基礎,其次選用幾乎不變的東西作為參照物,最后是盡可能用精度極其高的物件來作為基準。比如,早期的長度單位“,米”是用地球為標準參照物來定義的,一米的長度是:通過巴黎的子午線四分弧長的一千萬分之一,并用鉑***了一根標準米尺作為標準參照物這也被稱為:米原器,它的精度可以達到0.1微米。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于單位精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對于一米的定義已經用到了“抽象”的物理量來定義,由于光速在真空中是299792458米/秒。于是,一米的定義就是:光在真空中299792458分之一秒內所經過的長度。
后來,國際單位制逐漸發展,到現在一共有7個基本單位,幾乎所有的國家都簽署了公約,共同使用相同的計量單位,只有極少數國家還在用一些其他單位。比如:美國依然在使用英制單位,還有些國家是英制單位和國際制單位混用。但“混用”是真的會出事,甚至發生過悲劇,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混用單位制的悲劇1983年,當時加拿大就是國際制單位和英制單位混用,結果在加拿大航空在一次加油時,由于換算成體積時,把2萬千克當成是2萬磅來計算,只給飛機加了原本計劃的一半油量。結果,飛機飛到一半時才發現沒有油了,而當時距離降落的機場至少有百余公里。情急之下,機長想到了一個廢棄機場,開始緊急迫降。因為飛機自身的速度實在太快,于是機長決定先滑翔降低高度,再進行迫降。可當機長準備降落時,卻發現這個廢棄的機場已經變成了賽車場,剛剛比賽結束,觀眾們還沒有完全散場。好在機長技術足夠高超,在打破了民航客機滑翔記錄的同時,實現了迫降。這次意外如果不是因為有這么個經驗豐富的機長,后果不堪設想。
類似的事情會發生在深空探索中,美國航天局花費了3億美金,研發了火星氣候探測者號。由于研究人員用國際制單位“牛頓”來計算推進器的動力,而地面人員用的是英制單位“磅”來計算。結果就是探測器墜毀。
1999年,大韓航空6316號班機就因為混用單位制,導致機毀人亡。當時副機長在聽到塔樓要求把飛行高度抬升到1500米的要求后,報告給機長的卻是1500英尺(457.2)。于是,機長按照副機長的匯報,操縱著飛機從高度900米快速下降到457.2米。結果,飛機失速,撞到了上海莘莊的建筑工地上,3位機組成員全部死亡,另外還造成現場居民5人死亡、42人受傷、近千戶居民房屋受損。
因此,單位混用不僅不會給百姓帶來便利,還會制造出許多的麻煩來。
而我們看市場監管總局的答復中也提到了,混用單位制度可能會導致混亂。可能有人會說,那么不能只用“斤”呢?
事實上,“斤”在中國被廣泛使用,但是在與其他國家貿易時就會出現問題,這會制造許多不方便。其次,“斤”在我們國家不同地區也不同,在香港,1斤約等于605克;在新疆***爾自治區,人們使用“斤”作為公斤的簡稱,也就是一斤等于1千克。所以,如果強行把“斤”作為法定單位,也會在國內制造出一些麻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