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我們有時吃一些含有川貝止咳化痰藥,或者含有梨的食品,咳嗽不見好,反而越來越重,是因為沒有搞清咳嗽的分類。川貝和梨,對于熱性、燥性的咳嗽更有效,對于寒性咳嗽可能會越吃越重。
中醫把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上一篇說了外感咳嗽(鏈接見文章底部),這篇說說內傷咳嗽。
內傷咳嗽多是因為飲食、情緒以及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咳嗽。
包括痰濕咳嗽、痰熱咳嗽、肺陰虛咳嗽、肺氣虛咳嗽等。
一、痰濕咳嗽痰濕咳嗽由痰濕蘊肺導致的。中醫說的痰濕,是指身體內沒有排出去水液代謝廢物,它是很多疾病發生誘因和基礎。
形成痰濕的根本原因是脾虛,因為脾是運化水濕的。脾的運化能力弱了,水濕就會在體內滯留,而且越積越多,慢慢就變化成了痰。
痰濕咳嗽的特點是: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白,痰量多,黏稠或稠厚成塊。
同時,還伴有胸悶胃滿,食欲差,惡心嘔吐,體倦乏力,大便溏稀等脾虛的癥狀。
1、代表中成藥:二陳丸
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可加減入湯劑,有中成藥二陳丸。
組成
制半夏、橘紅(或陳皮)、白茯苓、炙甘草。
功能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用于濕痰證。
癥狀見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惡心嘔吐,尤其早晨吃甘甜、油膩的食物后咳嗽加重、痰多。
同時伴有胸膈痞悶(胸悶、脹滿、堵塞感),肢體困重,頭暈目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
吃過甜、油膩易干嘔
應用
現代常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胃炎、耳源性眩暈、妊娠嘔吐等屬于濕痰者。
或慢性萎縮性胃炎、癲癇、糖尿病、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神經官能癥等屬于濕痰者。
注意
(1)本方性燥,所以燥痰證、痰少不易咳出,甚至咳血者慎用。
(2)吐血、消渴證、陰虛、血虛者慎用。
(3)服藥期間,飲食宜請飯,忌辛辣、油膩、甜味的食物,以及滋補性中藥,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助濕生痰,加重病情。
(4)本藥應中病即止,病情痊愈后就停藥,以免耗傷陰液。
2、其他中成藥
(1)橘貝半夏顆粒:由橘紅、制半夏、川貝母、枇杷葉、苦杏仁霜、制遠志、桔梗、紫菀、炒款冬花、前胡、木香、麻黃、炒紫蘇子、肉桂、天花粉、甘草組成。用于痰氣阻肺證。癥狀見咳嗽痰多,胸悶氣急。
(2)半夏露糖漿:由半夏、甘草、枇杷葉、陳皮、制遠志、薄荷油、款冬花(或紫菀)、桔梗,麻黃組成。用于咳嗽、痰多,兼有氣喘。
(3)祛痰止咳沖劑:本藥為處方藥,需憑處方購買。由黨參、水半夏、芫花、甘遂、紫花杜鵑、明礬組成。用于痰濕較重,一邊咳嗽一邊喘,痰咳出則喘減輕的癥狀。現代常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肺心病等屬于痰濕證者。
(4)橘紅痰咳顆粒:由化橘紅、蜜炙百部、苦杏仁、茯苓、制水半夏、五味子、白前、甘草組成。用于肺氣腫的老年人,感冒、咽炎引起的咳嗽痰白且痰多,氣喘。
二、痰熱咳嗽痰熱咳嗽就是患者體內既有痰,又有熱,痰和熱邪結合在一起,阻塞于肺,使肺的清肅呼吸道的功能異常了,于是產生咳嗽、痰多、氣急、呼吸短促的癥狀。
痰熱咳嗽和風熱咳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有更多的痰濕的表現:痰黃而黏稠,嚴重的還會痰中帶血。同時還會伴有口鼻氣粗,口苦咽干,或咽痛,或胸悶。
1、代表中成藥:復方鮮竹瀝液
來源
《中國藥典》
組成
鮮竹瀝、魚腥草、半夏、生姜、枇杷葉、桔梗、薄荷素油。
功能
清熱化痰、止咳。
用于痰熱阻肺證。
癥狀見咳嗽,痰黃黏稠或不易咳出,舌紅苔黃。
注意
(1)痰白清稀的風寒咳嗽不宜。陰虛久咳、氣逆或咳血者忌用。
(2)不宜與滋補類中藥同用。
(3)方中寒涼藥較多,兒童、孕婦、哺乳期女性、年老體弱以及脾虛便溏者,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2、其他中成藥
(1)橘紅丸:由化橘紅、陳皮、制半夏、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蘇子、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組成。用于痰熱咳嗽。癥狀見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燥咽干。陰虛久咳,咳嗽痰少不易咳出,甚至咳血者,不宜使用。
(2)清氣化痰丸:由酒炒黃芩、瓜蔞仁、制半夏、陳皮、膽南星、生姜、苦杏仁、枳實、茯苓組成。用于痰熱咳嗽。癥狀見咳嗽氣喘,咳痰黃稠,胸腹滿悶感明顯,氣急,嘔吐,惡心,煩躁不寧,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者。
三、肺氣虛咳嗽肺氣虛咳嗽屬于虛證,常見于身體虛弱的人、老年人、久咳之人。常見癥狀有咳喘無力、氣短,咳痰色白清稀,自汗,怕風,怕冷,面色蒼白等。常用于咳嗽、哮喘、支氣管炎的緩解期,但急性發作期不宜。
老年人咳嗽
1、代表中成藥:固本咳喘片
組成
黨參、麩炒白術、茯苓、麥冬、補骨脂、炙甘草、五味子。
功能
用于脾虛痰盛,腎氣不固所致咳喘。癥狀見咳嗽,痰多,喘息急促,動則加劇。
應用
現代多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屬于脾虛痰盛,腎氣不固證者。
四、肺陰虛咳嗽肺陰虛咳嗽癥狀類似風燥咳嗽,但屬于虛證,多見于長期咳嗽、感冒后緩解期、支氣管炎緩解期、中老年人咳嗽。癥狀多見咳聲短促,口干口渴,咽癢,夜間加劇,干咳無痰,或痰少,痰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帶有血絲,潮熱盜汗。
1、代表中成藥:蛤蚧定喘丸
組成
蛤蚧、瓜蔞子、紫菀、麻黃、醋鱉甲、黃芩、甘草、麥冬、黃連、百合、炒紫蘇子、炒苦杏仁、煅石膏。
功能
滋陰清肺,止咳平喘。
用于肺腎兩虛,虛勞久咳,年老哮喘。
癥狀多見咳嗽氣短,胸悶,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應用
常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肺炎等屬于肺腎陰虛者。
注意
(1)濕痰咳嗽、咳嗽新發者忌用。
(2)脾虛便溏者忌用。
(3)孕婦慎用。
2、其他中成藥
(1)百合固金口服液:由百合、地黃、熟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當歸、白芍、桔梗、甘草組成。用于肺腎陰虛,燥咳少痰,痰中帶血,咽干喉痛。注意:風寒咳嗽、痰濕咳嗽、脾胃虛弱、大便溏稀者不宜。
(2)養陰清肺丸:由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組成。用于風燥咳嗽,還可以用于陰虛燥咳,不僅有燥咳的癥狀,還有手腳心發熱、下午潮熱、盜汗等陰虛癥狀。(本藥在上篇外傷咳嗽的文章也提到過)
五、風咳(過敏性咳嗽)風咳多見于感冒后,其他感冒癥狀好了,流鼻涕、咽痛的癥狀沒有了,但咳嗽一直不見好,咽喉癢,一聞到異味,或者涼風***,就咳個不停。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感冒病毒使得呼吸道變得敏感了,也就是發生了過敏反應,所以呼吸道對一些輕微的***就非常敏感。
代表中成藥:蘇黃止咳膠囊
組成
麻黃、紫蘇葉、地龍、蜜枇杷葉、炒紫蘇子、蟬蛻、前胡、炒牛蒡子、五味子。
功能
疏風宣肺,止咳利咽。
用于風邪犯肺,肺氣失宣所致咳嗽,咽癢,或嗆咳陣陣,氣急,遇冷空氣、異味等因素容易突發或加重,或夜臥晨起咳嗽加劇,反復發作,干咳無痰或少痰,舌苔薄白。
咽喉癢
應用
現代用于感冒后咳嗽,或咳嗽變異性哮喘者。
注意
(1)外感發熱、咽炎、慢阻肺、肺結核等疾病慎用。
(2)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運動員慎用。
(3)孕婦忌用。
參考資料: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國藥典》《方劑與中成藥》《只有中醫知道:中成藥這樣才有效》
#哆咖醫生超能團#
相關閱讀:
咳嗽反復老不好?教你分清3種咳嗽類型,介紹17種常用中成藥
本文為黃藥師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請注明來自頭條號黃藥師手記。
文中涉及處方、用法,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其它用途,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需就診,請到正規醫院***醫生處辨證論治。有問題歡迎留言,大家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