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出現嘔吐的小朋友明顯增多,那么嘔吐后該怎么辦呢?
01
嘔吐后不要馬上吃東西
好多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吐了胃里空空的,需要馬上吃點東西補充一***力,殊不知此時胃腸道正處在逆蠕動狀態,再進食只會加重逆蠕動,極有可能繼續嘔吐,所以建議暫時禁食禁水1-2小時,讓胃腸道稍作休息逐漸恢復正常蠕動。
02
少量多次喂水
嘔吐后由于水分的丟失,小朋友們可能出現缺水的表現比如口渴或尿少,在胃腸道暫禁食禁水1-2小時后可以少量飲水,小小孩(1歲以下)一次5-10ml,大一點點的小孩一次10-15ml,總之就是一點點一小口,如果沒有繼續嘔吐,那么過20-30分鐘后再試著喂一次,還是這個量,之后逐漸增加。
03
不要著急喂奶
嘔吐后的初次喂食首先不推薦奶制品,很多爸爸媽媽都曾嘗試在嘔吐后喂奶(母乳或配方奶粉),但是此時奶制品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引起再次嘔吐,所以建議先喂白開水或口服補液鹽。
04
清淡飲食
前面提過普通嘔吐多數都是胃腸炎或胃腸型感冒的早期表現,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建議清淡飲食,比如已經添加輔食的小嬰兒可以喂大米湯、大米粥,兒童可以吃軟爛的面片,同時額外提醒家長們的是需要適當放鹽。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
05
不需要積極使用止吐藥
嘔吐可以說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性技能,把胃消化不了的或者過多的食物排出體外,所以通常不需要積極使用止吐藥,適當的胃腸道休息和之后合理的逐步喂養是緩解嘔吐癥狀的最佳治療***。當然,如果出現了脫水而又并發嘔吐時還可能需要靜脈補液,這個需要由醫生來判斷決定。
06
補充鹽分與補充水分同等重要
在孩子出現嘔吐或者腹瀉的時候,不僅有水分的丟失,同時也伴有電解質的丟失,這里的電解質用咱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鹽,包括鈉、鉀等離子。鹽對于維持機體細胞正常電生理活動非常重要,有些家長們覺得孩子吃鹽會加重腎臟負擔,即便孩子又吐又拉也只是補水不補鹽,孩子容易出現疲乏、無力、萎靡、腸蠕動減弱、食欲不振等等。
小知識
家長們經常會問到“嘔吐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其實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現嘔吐癥狀,包括胃腸炎、呼吸道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等。在秋冬季節,諾如病毒性胃腸炎最常見。兒童感染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嘔吐。這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也就是說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通常癥狀持續2-3天,以支持對癥治療為主。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手衛生。
來源|兒研所感染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首都兒科研究所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