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黑龍江主會場開幕式活動在杜爾伯特縣拉開帷幕。此次豐收節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以大農業、大糧倉、大豐收為主線,全面展現了在黨的領導下,龍江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新成果、鄉風文明的新氣象、廣大農民的新風貌。結合疫情防控總體要求,主會場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云上節慶活動,全省各地干部群眾通過媒體直播的方式,收看主會場活動盛況。
演出現場
演出主副舞臺立于連環湖畔,由金黃的向日葵與稻穗點綴,與身后漁船穿梭的湖面相應成趣,展現豐收盛景,魚米雙豐的喜悅在歡歌熱舞中***升騰。
演出分為“慶豐收”“感黨恩”“共振興”三個篇章,包括器樂合奏、歌舞、情景劇、戲歌串燒等11個節目,歷時近一個月的排練成果,終于與觀眾見面。
演出在《祈漁開網》和器樂合奏《喜慶豐收》中拉開大幕。演出一開始,杜爾伯特當地的農民等文藝愛好者,用扁擔挑著魚筐走上舞臺,展示漁業豐收的碩果。農民與***演員同臺獻藝是演出的一大亮點。
金響演唱《慶豐收感黨恩》
著名青年歌唱家金響演唱了活動主題曲《慶豐收感黨恩》,金響表示這首歌曲突破了我以往的演唱風格,也極具有挑戰性,更加接地氣,歌詞中“三農政策放光芒”、“六畜興旺五谷香”、“現代化建設再為三農想”、“新時代里幸福長”、“豐收年里我們感黨恩,感恩的永遠是***”句句唱出了我們心聲,旋律朗朗上口,唱出了我們新時代里農民的心聲。我們的群演,都是當地真正的農民,與他們在一起,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我們中國農民的自豪感以及豐收時開心和喜悅的心情。
總導演周文軍(左二)現場指導演出
此次文藝匯演的總導演周文軍介紹說,本次活動分為儀式部分和文藝演出部分,演員集國家、省、市、縣級的***演員和演出所在地杜爾伯特的群眾演員,其中既有“梅花獎”得主,也有沒受過***訓練的農民,他們參與到抬魚筐、大秧歌等表演中,其中年紀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10歲。此次演出中有很多節目都是為農民豐收節原創的,包括儀式部分的《祈漁開網》、原創主題曲《慶豐收·感黨恩》、器樂合奏《喜慶豐收》、歌舞《幸福謠》、情景劇《成長的力量》等成為演出的大亮點。
演出不僅具有地方特色,更著眼全國。周文軍說,演出還設計了幾個“大融合”。例如,戲歌串燒《五谷豐登》,蒙古族呼麥、龍江劇、評劇、京劇、長調你方唱罷我登場,用五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共同唱響慶豐收、感黨恩的主題,展現龍江人民精神振奮、共謀振興的雄心和氣勢。組舞《奔騰龍江》中,不僅讓觀眾“一站式”欣賞到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朝鮮族等特色舞蹈,還有融匯了全國各地秧歌風格的大秧歌,紅綢舞動,舞臺瞬間變成火紅的海洋,展現了黑龍江各民族攜手同心推進鄉村振興的火熱畫面。
在大家共唱《沒有***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中,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黑龍江主會場文藝匯演落下帷幕,期待來年相聚龍江豐收時。(圖片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