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逛書店買書是什么時候了?我最近的記憶大概是去年在杭州的單向空間里買了本二手的神奇女俠拍攝的幕后故事。品相很新,厚厚的一本,全英文,我單純就當攝影集看了。其他時候,買書大多都是直接在網上下單,“線上”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右邊的分鏡草稿,俺很喜歡
直到前不久看了部紀錄片叫《但是還有書籍》,里面有一集講的是二手書。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是“書本身是一個故事,寫書的人身上又有一個故事,書的流轉又是一個故事,所以其實你買了一本書,你不是收獲了這本書,你收獲了好幾個故事”。這形容突然就擊中了我,立馬就勾起了逛二手書店的興致。
這些年來,上海的書店幾經浮沉。不斷有新的商業書店涌現,也有一些開了數年的二手書店幾番搬家或直接宣布倒閉。在越來越多的打著“最美書店”旗號的新書店里,書反倒成了附屬品或背景板。想要找回一頭扎進店里,淘書、看書、買書的樂趣,去二手書店大概率是不會出錯的。
其實真正懂行的愛書人逛二手書店時,會看書的版本、品相、提簽...但對我這種外行來說,更多的可能就是享受淘書的未知感,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和什么書相遇,喜歡一本書的理由有時也只是簡單的因為小時候看過。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6家上海二手書店,它們年齡最小的不過去年年末才開業,最大的則是開了三十幾年。介紹順序單純是按我自己的喜愛度來排的,但每家都是值得一逛的好書店。(文末有地圖)你也可以直接抽出小半天找一家離自己近的二手書店,鉆進去尋寶。
復旦舊書店
小朱書店
名著書店
犀牛書店
多抓魚循環商店
遠方書屋
看正文時,建議搭配這首歌一起食用。歌是在多抓魚店里聽到的,我循環了兩天。(小小插播下私藏的尋找優質歌單的好***,直接在音樂軟件里搜你喜愛的獨立書店名,大概率就會得到一份不錯的歌單。)
01-復旦舊書店在“吞書巨怪的胃”里尋寶
復旦舊書店在上海名校聚集地的五角場里,復旦大學附近,菜市場隔壁的二樓。
進屋后,仿佛掉進了一個吞書巨怪的胃里,書毫不客氣地霸占著每一寸空間,就連過道走廊里也都通通落滿了書,只留下一個人可以通過的間距。
店里的書自然是極多,但分類毫無章法。可能因為周邊都是高校的緣故,唯一可以摸到的規律是無論在哪個書堆里,教材總會突然出現,大多還是醫學和數學***的。
店里二層的有些高度對我165的身高來說,都需要彎著腰前行,注意力也要高度集中,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磕到頭。只好彎著蹲著,在這個“吞書巨怪的胃”里,尋找著一本適合自己咀嚼的書。
一本單薄的1988年的文教資料被我在書堆里找到。里面有篇說的是中學生該寫什么樣的文章,看完后的我隔著時空想和作者擊掌。
還發現了古早的單詞本和一疊手稿。拿起時,有在腦補原主人在臺燈下握著鋼筆寫字的畫面。
甚至,我還找到了小學時風靡全班的《冒險小虎隊》!記得那個解密卡弄丟時,我還跟我媽鬧了好久。
(不會有人沒看過冒險小虎隊吧,不會吧不會吧!
)
老板娘大多時候都在整理書籍,目的明確地知道想要找什么書,問她就好。
而一個好的二手書店的標準大概就和復旦舊書店上的這行字一樣“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
地址:楊浦區政肅路55號2層
02-小朱書店舊書“大賣場”,有心你就來
小朱書店的年齡和它招牌上的小豬一樣復古,已經有三十來歲了。(這小豬長得很像我小時候看的《三只小豬》里的插畫,實在是親切)
店門口彌漫著的濃厚的舊書專屬霉味會比書更早的告訴你前方就是舊書店。藏書很多,種類五花八門,《橋牌技巧》《港臺流行金曲》《家庭養花大全》...才進去時,一時間會不知道該從哪里逛起。
逛小朱書店絕對是件考驗耐心和眼力的事。如果你不急著趕路,不如就放緩腳步,一點點從頭開始逛吧。
小人書似乎已經成為大多二手書店的標配,小朱書店的門口就擺放著一整個書架??咳肟诘臅苓€擺放著不少的兒童讀物,我竟然還看到了十幾年前我媽給我買的同款《十萬個為什么》。
里面的書大半都比我出生的還早,在一捆《收獲》里,我找到了自己出生那年的那期雜志,并買下了它,這奇奇怪怪的儀式感!
靜下心來慢慢淘書后,我身處小朱書店里的心情如同我侄子在海灘邊挖沙時的欣喜,有趣的書實在是太多,你永遠不知道在哪個角落是不是被自己落下了什么書。
下面請欣賞我的小朱書店奇妙圖鑒:
1.翻開1992年版的《中國中學生作文大全》,沒想到就看到一篇“早戀文”。驚得我反復確認了下這本書的書名。
2.結果在83年的《大眾尺牘(dú)》,就遇到了老師寫信勸導著18歲的學生別早戀。
3.也有看到林語堂96年出版的《女性·人生》里的一些如今看來很離譜的“危險發言”,如果現在被掛到微博,是可能會罵上熱搜的程度。(僅代表個人,完全不認同圖中的觀點)
地址:浦東新區藍村路86號塘橋社區文化中心1樓
03-名著書店為了和老板聊天,都值得去兩次
多倫路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文人密度很高的地方。曾經魯迅、柔石、葉圣陶、茅盾等人都在這住過。魯迅先生“在執筆得疲乏了,或是看書看倦了的時候,就蕩過來”(摘自《內山書店創業百年紀念冊》)的內山書店也在這條路上。
如果你仔細辨認名著書店上的拼音和掉漆的門頭,會發現寫的就是“內山書店”。但這并不是內山書店的原址,此內山非彼內山,更多的只是沾了內山書店的名聲??蛇@并不妨礙名著書店是一家好書店。
名著書店的面積不大,在店里走個十幾步,一圈也就繞完了。分區其實也挺直白,以中間書架為分界線,左邊是大眾舊書,右邊是文學名著。
在外國文學的區域,老板還貼了一張講譯本的報紙。我讀完后掃了圈書架,發現了一本《俊友》,看了下作者名,反應過來是《漂亮朋友》,忍不住買下,想和家里那本對比下。
在門口看報的老爺爺就是這家店的老板,你一心尋書時,他不會打擾。你主動詢問后,他就會熱情的介紹,想找什么書問他就好。即使店里沒有,他也會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給你推薦本同類的或同個作者的書。
每一本書后其實都有爺爺手寫的版本時間和價格,在一些書里還夾雜著老板自己手寫的推薦語。推薦語也很文氣,“用適當的錢,買回歷史的記憶”“篇篇有新意,給人啟發頗深”...
地址:虹口區四川北路1885號多倫生活廣場1層
04-犀牛書店有在后悔沒多逛一會
在上海說起命運多舛的書店犀牛書店絕對能排進前三,十多年間犀牛書店搬了三四次家。論這家書店的韌性和書店的名字倒是挺搭。
進犀牛書店時,本就不大的空間里,坐著兩個人,一男一女,看起來好像都是老板,當下其實我有稍稍緊張下。
書店的藏書雖然并不算多,但可以感受到都是精心篩選過的。即使沒什么分區,淘過一遍的書堆里慢慢尋,總有合心意的。
我在逛的時候,走進來一對朋友,指著我覬覦了會的雙語版《白雪公主》說“這不就是我們小時候看的書嗎”,我心中一邊暗想上海真不愧是國際化大都市,一邊祈禱著她們不要買走它。
除了書,店里還堆砌著一些舊物雜貨,文房四寶、卷筒畫軸,古舊海報都有。甚至還翻到了一張結婚照。
臨走前,買了本《良友》、雙語版《白雪公主》和張明信片,老板拍了張照,原以為是在記錄庫存。后來翻了下犀牛書店的公眾號才知道老板會每周更新這一周里賣出了哪些書,遇到了哪些顧客。在你買書的同時,也被人觀察記錄著。
地址:靜安區北蘇州路1040號
05-多抓魚循環商店中國版BOOKOFF
我對多抓魚的記憶可以追溯到18年,那會它還是個小程序,由于初次購買體驗感過好,自發把它安利給了身邊好些個好友。直到現在,線上買書的第一選擇還是它,可以算是他的半個精神股東了。(看它在上海的網紅路段開了三層的店后,有種媽媽的好大兒出息了的自豪感。)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一樣,在進入一家書店前,會有種莫名的局促感,像是擔心自己腦袋空空會被人識破一樣。但走到多抓魚店門前,門口擺放著兩個丑萌搖搖坐騎,仿佛只是在招呼著你快快來這里玩一下而已,不必拘謹。
走進后,一樓其實并沒有書。倒是有臺電視在播放著在多抓魚工廠里一本二手書是如何誕生的。我站著看完后,才知道每本到我手上的書是要經過這么多道工序。后來又查了下資料,原來這樣一套完整的二手書流程是多抓魚自己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路過一面上海風格的照片墻后,再里走來到二樓才到了多抓魚的主業:二手書店。
類似于日本的BOOKOFF,但空間設計的更為敞亮現代。店里書的分類其實并沒有精細化,據說是想讓進來逛的人,可以享受到淘書的樂趣,慢慢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書。
除了中文書外,這里還會有一些外文原版書,價格還挺親民的,我隨手拿起的一本村上隆的小說也只要20多。
在逛的時候看到了一本簡媜封面的雜志,大學時期買了她整套的書,直到今天才知道她長什么樣。糾結了下80塊的價格,最終還是買了下來,也算是跟大學的時候矯情的自己打了聲招呼。
多抓魚的三樓則是售賣二手衣服。由于時間有限,我只是大致轉了圈??吹揭患€算心儀的小外套,掃碼看了下要2000+時,默默地就下樓了。
離開前看到了門上張貼著***招聘,心想如果在上海生活的話,沒準我真的會投個簡歷。
地址:徐匯區安福路300號
06-遠方書屋平易近人的“書吧”
遠方書屋離多抓魚很近,步行十分鐘就可以走到。在一個巷子弄的二樓,不注意看的話,很容易就錯過。
不巧的是,我去時直接吃了一個閉門羹。只能從窗外打量了下,不大的空間里放置著幾張椅子和桌子,以及一面墻的書。對于一個二手書店來說,藏書量其實看起來不算多。但難得看到擺放了座位,可惜沒機會進去坐一坐。
據說書屋里的書大多都偏“輕”,再配上吧臺的咖啡,或許用更輕松的書吧形容它更貼切些。看到咖啡,你可能會鄙夷一下,這不會又是一家“***賣書的咖啡店”吧。老板的這段話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1、買不買書不要緊,但請以買書的意愿踏進一家書店,就像你以吃飯的目的踏進一家飯店。2、一杯咖啡不是一家書店的借閱卡,請尊重手里的咖啡。
店門上小黑板還寫了各個城市書店的推薦,像是書店間的一場默契的無聲互助。
晚上整理圖片素材時,偶然又發現了店主的手機號,打過去她跟我說因為她今天開門晚了點,我碰巧錯過了,一般都是十二點多開。(老板手機號見圖片,去之前,最好詢問下第二天什么時候開門)
地址:長寧區江蘇路876號貴冠商務中心3號樓2層
除此之外,上海的明室、野貍弄、樂開書店......也都值得一逛。最后,套用《但是還有書籍》里的一句話:“書就希望它被看”。如果這篇文能勾起你一點點想去逛下書店的沖動,我就很開心了~你有什么私藏好書店,也記得留言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