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雪梨醫生。
“風者,百病之長也”是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這里的“長”讀zhǎng,意思是首位,意同長子、長兄。
《臨證指南醫案》中說:“……風能鼓蕩五氣(寒氣、暑氣、濕氣、燥熱之氣、火熱之氣)而傷人……兼寒則曰風寒,兼暑則曰暑風,兼濕曰風濕,兼燥曰風燥,兼火曰風火。”
因此,大自然中的風這個外邪無孔不入,尤其在人體正氣不足的時候,容易侵害人的身體臟腑組織而發生多種病證。
最近重新學習了一遍中醫經典和基礎理論,越發覺得中醫理論博大精深,相當有魅力。
《黃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里的正氣----對應人體自身免疫力;邪----對應自然界中的外邪(風、寒、暑、濕、燥、火和疫氣)。這是雪梨個人的理解哈,可能并不全面。
病毒微生物
如果覺得不好理解,那我們拿新冠肺炎舉例。它就屬于我們中醫學說的疫氣。我們人體的抗病能力(正氣)強大,那么疫氣(邪)就不容易侵犯我們的身體。
有一句俗語:南風吹暖北風寒,東風多濕西風干。東南沿海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刮的東南風溫暖濕潤。
春季天氣回暖多風,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也大。雪梨通常是早晨穿薄毛衣還覺得涼颼颼,中午穿短袖還覺得熱。
如果此時不注意增減衣物,受了風,若風再夾寒夾濕,則極容易引起頭昏重,頭痛。
出現頭痛了怎么辦?
吃藥治療如果除了頭痛還有感冒癥狀,該吃藥還得吃藥,畢竟頭痛非常影響工作和生活。中藥和中成藥對于受風引起的頭痛療效比較顯著。
中醫臨床辨證多為外感風邪,多用羌活、防風、川芎、細辛、白芷等中藥配伍祛風止痛。如果有寒濕證,則隨證加減。中成藥可祛風止痛的有正天丸、川芎茶調丸等可供選擇。
☆特別申明:中成藥的選擇和使用,也需要先準確辨證,不可盲目使用,建議遵醫囑選用。
出行戴帽子春季出行需要多加防護,尤其是體質較弱的人群,防止出現頭重頭痛。帽子既可以擋風,又能遮陽,還能當作裝飾品。
皮膚光老化是我們衰老的主要原因,因此,愛美的女性朋友們要知道,防曬(防紫外線)是一年四季都需要做的事情。
雪梨認為,其實相對于疾病的治療,我們更應該做好疾病的預防,防患于未然,所謂“上醫治未病”,您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