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8月30日如愿將美軍全部撤出阿富汗,但這場被普遍認為十分混亂的撤軍行動,并不是他原本預想的樣子。
撤軍結束第二天,拜登發表全國講話稱,“美國結束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他堅定表示結束阿富汗戰爭是正確的決定,但承認美方有關阿富汗***在美軍撤出后有能力維持一段時間的判斷并不準確。
拜登是一個帶著“富有同理心”標簽的外交老手,但在處理阿富汗撤軍問題上,他的表現遭到廣泛批評。對預先警告的重視不足,使得美方對***快速攻占喀布爾毫無準備。倉促撤軍撤僑行動中,喀布爾機場一片混亂。機場外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也使拜登迎來上任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從4月14日宣布撤軍計劃,到8月30日完成全部撤軍,外界分析,拜登犯了一系列錯誤,并引發了美國國會兩黨人士的強烈批評。
“富有同理心”還是“冷漠”?
從2020年競選美國總統,到眼下應對阿富汗危機,拜登一直想向外界展現自己富有同理心的一面。
但他為自己打造的這一人設在這次混亂的阿富汗撤軍撤僑行動中受到沖擊,不少人質疑他固執于在既定時間內完全撤軍,為了自身的政治訴求而忽視可能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
2020年大選中,拜登以富有同理心的形象開展競選。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為他競選背書時稱,“他在很多掙扎中煉造出韌性,在太多悲傷中塑造出同情心。”
喀布爾機場遭遇自殺式爆炸襲擊后,拜登也在試圖展現自己的這一面。
爆炸發生當天,拜登在獲知消息的大約8小時后,來到白宮東廳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聲音哽咽,誓言要追捕兇手,讓其付出代價。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6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就喀布爾機場發生爆炸發表講話。圖/ICphoto
13名遇難美軍的遺體在爆炸發生三天后被運回美國,拜登在與遇難者家屬的見面中,稱自己“既憤怒又心碎”,還提到自己同樣經歷過失去兒子的痛苦。他的大兒子博也曾是美國軍人,曾在伊拉克戰爭中服役,2015年死于腦癌。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9日,美國特拉華州,喀布爾爆炸遇難美軍士兵遺體運抵多佛空軍基地,美國總統拜登親自迎接。圖/ICphoto
但一名遇難者家屬對《***》表示,拜登的話語是“劇本式”和“膚淺的”,他的談話只持續了幾分鐘,“完全無視我們的損失”。
過去半個月里,全世界在阿富汗看到這樣的畫面:數百名阿富汗人在喀布爾機場追逐即將起飛的美國軍機,兩人從飛機上墜亡,近200人在喀布爾機場爆炸中喪生,約2萬人圍在機場外等待被撤離……美國撤軍撤僑的混亂展現在世界面前。
拜登一直強調對喀布爾機場外的混亂景象和大量傷亡感到痛心,但同時也一直堅稱自己的撤軍決定是正確的,而且是在執行前任總統特朗普于2020年和***達成的撤軍協議。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高級顧問大衛·阿克塞爾羅德發出質疑稱,拜登是否太急于結束這場戰爭,以至于對眼下正在發生的人道主義危機視而不見?
他表示,盡管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完全撤出阿富汗,但很多人并不認可拜登在撤軍中的處理方式。拜登一直堅稱撤軍是正確的,但他不完全承認撤軍過程中犯下的錯誤,削弱了上述論點的力量。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指出,拜登把從阿富汗完全撤軍視為任內一個標志性的舉措,美國深陷阿富汗20年,他想要在自己任期內完全撤出來。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撤軍意識,他可能會考慮得更充分,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更符合條件的決定。
因為自身太強烈的撤軍訴求,拜登考慮的不是美國撤軍后阿富汗局勢會發生什么變化,而是美國必須要撤軍,這就導致了這樣一種結果。
這場撤軍錯在哪里?
在拜登及其安全團隊的預先設想中,撤軍不會帶來不可控的不良影響,而是會給其帶來“結束20年漫長戰爭”的美譽。
CNN報道稱,一些美國安全官員指出,在他們的考量中,除非撤軍行動中出現人員傷亡,否則撤軍不會給拜登帶來任何負面影響。但之后發生的喀布爾機場恐襲為拜登帶來了最糟糕的影響。
恐襲發生前,拜登還在ABC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如果我的撤軍決定錯了,請上帝原諒我,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人員傷亡”。
劉衛東認為,拜登宣布撤軍的決定本身并沒有問題,美國國內對于撤軍問題并沒有太多的異議,大多數人都覺得該撤軍了。如果美國撤軍后,阿富汗原***軍依然能控制局勢,拜登***不會面臨任何問題,甚至其支持率會上升,但現實是撤軍后***快速奪取政權,阿富汗局勢變得不可收拾,這是美國國內不能接受的。
當地時間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喀布爾,***進入喀布爾,阿富汗民眾逃離家園。圖/ICphoto
他指出,關鍵在于美國情報評估的可靠性問題,拜登***和其他國家的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能這么快摧毀阿富汗原***軍。但存在的疑問是,美國情報部門究竟是沒有準確評估阿富汗形勢,還是將準確形勢評估傳遞給決策部門后,后者出于政治考慮,在即使有阿富汗原***軍潰敗的風險之下,也要強行撤軍。
近日美媒曝光了拜登和阿富汗總統加尼于7月23日的最后一次通話,通話內容顯示,當時兩人均未意識到***的威脅迫在眉睫。在通話中,拜登贊揚了由美國***訓練和資助的阿富汗***軍。“你們顯然有最好的軍隊,你們有30萬裝備精良的軍隊,他們的作戰能力很強。”拜登說。
但是,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擔任南亞和西南亞反恐負責人的道格拉斯·倫敦(DouglasLondon)近期撰文指出,美國在阿富汗局勢判斷上的失敗,并非因為缺乏警告,而是因為決策者的傲慢和錯誤的政治風險演算。
他表示,一部分美國情報界人士根據各種條件和情景評估,從美軍撤回到阿富汗原***崩潰,所需的時間從30天、60天、90天到18個月不等。但他指出,拜登的撤軍策略存在問題,不應該完全撤出全部軍隊,而是應該保留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和部分情報機構,使得美國能在阿富汗保留一些技術情報收集和反恐能力。之后,在美軍接近全部撤離時,情報界曾發出警告,稱阿富汗(原)***可能在幾天內垮臺。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6日,阿富汗喀布爾,美軍士兵在機場協助人員撤離。圖/ICphoto
在美軍完成全部撤離后,拜登在8月31日發表全國講話,承認美方有關阿***在美軍撤出后有能力維持一段時間的判斷并不準確。但他再次強調,上屆***去年與阿富汗***達成的協議迫使他只能面對“撤出或(戰爭)升級”的選擇。
對此,劉衛東指出,在阿富汗撤軍問題上,拜登在明確說8月31日前全部撤出后,只能按部就班地干,并且咬定一口氣說絕不后悔,然后度過當前最困難的這段時期。
他認為,在阿富汗形勢急劇變化之后,拜登沒有別的選擇,如果***推翻原***后,拜登***說不撤軍了,甚至再度增兵,徹底打亂此前的戰略部署,那國內會掀起比目前更強烈的批評浪潮。
拜登一直堅信要從阿富汗完全撤軍。曾擔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高級顧問的大衛·阿克塞爾羅德指出,拜登作為副總統期間,就一直對美軍在阿富汗的長期存在持懷疑態度。
2009年,拜登曾對時任總統奧巴馬的增兵策略提出反對,他認為美國去阿富汗的目的是摧毀***,該地區的反恐工作可以由小規模反恐部隊來完成,而不需要更大規模的部隊來讓美國陷入代價高昂的長期戰爭。之后,奧巴馬仍采用了增兵戰略,并加大對阿富汗的軍事支持。
阿克塞爾羅德認為,后來以及目前發生的一切證明,拜登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然而,拜登此前仍在阿富汗問題上遭受許多批評。奧巴馬***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曾在2014年批評拜登的判斷力,“我覺得,他在過去40年幾乎每一項重大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問題上都判斷錯了。”
阿克塞爾羅德發出自己的疑問,“拜登是否太急于駁回他人的指責,以至于過快地推動了完全撤軍的行動?”
他認為,在阿富汗形勢急劇變化和眾多曾為美國服務的人等待被撤離的背景下,撤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撤僑行動存在哪些失誤?
這場大規模撤離美國公民和曾為美方服務的阿富汗人的行動中,拜登***因行動速度緩慢備受批評。
路透社指出,在美軍8月30日完成全部撤離后,數以千計曾為美國及其盟友工作、有資格被撤離的阿富汗人被拋下,還有約200名美國人沒有得到撤離。
29日當天,還有一批阿富汗美國大學(AUAF)的學生乘坐巴士前往喀布爾機場,但經過7個小時的等待后,他們被告知機場大門存在安全威脅,針對平民的疏散將于30日結束。他們沒能趕上撤離的“末班車”,最后只能戰戰兢兢地被疏散回家。
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錫表示,“這次撤離讓人心碎,我們沒有把想撤走的人都撤走。但我認為,就算我們再待上10天,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走成。”
批評者認為,在***成功控制喀布爾后,拜登才做了幾個月前應該做的事情——下令將美國人和獲得撤離資格的阿富汗人大規模空運出境。大批阿富汗民眾在***進入后驚恐地涌向機場,原本可以以較低風險有序完成的撤離工作,變得十分混亂和危險。
當地2021年8月16日,阿富汗喀布爾,美軍在機場警戒。圖/ICphoto
拜登在今年4月14日宣布撤出所有美軍的計劃,但直到7月30日,第一批200多名被認為繼續留下會有危險的、曾為美方服務的阿富汗人才開始被撤離。當時,美國國務院指出,多達2萬份撤離所需的特殊移民簽證仍在處理中。
批評人士指出,從宣布撤軍到喀布爾被***攻占的4個月時間內,撤離美國公民和處于危險中的阿富汗人的工作開展起來更容易,因為當時阿富汗原***軍還控制著喀布爾機場以及所有主要城市的通道。
拜登***則回應稱,他們是在阿富汗原***的要求之下,才沒有提前開展大規模撤離,因為太早開展大量人員撤離會打擊原***軍的士氣。另外,拜登還指出,沒有提前大規模撤離的部分原因是,一些阿富汗人并不想早點離開,他們仍然對自己的國家充滿希望。
當地時間2021年8月27日,美國華盛頓,一批從阿富汗喀布爾撤離而來的難民抵達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圖/ICphoto
對于拜登***未提前開展大規模撤離的原因,《***》分析指出,拜登***可能擔心,在美國國內仍存在大量移民從南部邊境涌入的情況下,太多阿富汗難民被運往美國會造成國內的強烈反彈。另外,拜登***可能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認為之后會有足夠的時間撤離。
混亂撤軍“重傷”拜登?
拜登在阿富汗撤軍上的表現,引發了美國國會兩黨人士的強烈批評。
在喀布爾被***接管后,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鮑勃·梅嫩德斯表示,最近幾天發生的事件標志著共和黨和民主黨***在過去20年犯下的一系列錯誤的頂峰。“我們現在看到了多年政治計劃失敗和情報失敗的可怕結果。”他還表示,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還將就美國的阿富汗政策舉行聽證會。
喀布爾機場恐襲爆炸發生后,多名共和黨議員稱拜登應該辭去總統職務,或應被彈劾和罷免。一名共和黨參議員發表聲明稱,拜登在任期間駐阿富汗美軍經歷了十多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這是災難性失敗,拜登應該辭職。
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因其阿富汗政策不斷走低。在***控制喀布爾后,益普索于8月19日一項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從4月份的53%下滑至46%,跌至他今年1月上臺以來最低。
對于民調的下滑,不少美媒指出,受阿富汗問題的影響,拜登所在的民主黨可能在2022年中期選舉中失利。《***》分析指出,如果按照目前拜登的支持率狀況進行評估,民主黨可能在中期選舉中丟掉多數席位。
當地時間2021年8月31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就美國結束在阿富汗20年的軍事行動發表講話。圖/ICphoto
但也有分析認為,阿富汗問題對拜登所帶來的政治負面影響可能是短期的。
美國總統的支持率總在一個狹窄的中間范圍內變化,就像一場拔河比賽,總統所在黨的支持者會堅定支持,另一黨派的支持者則會堅定反對,變化的只有處于中間的獨立人士。而這些獨立人士的意見會根據很多因素發生變化,阿富汗問題只是眾多影響因素中的一個,美國國內還有很多議題會影響中期選舉結果,例如拜登***在新冠疫情上的應對、邊境難民問題等等。
喀布爾機場恐襲事件后,阿克塞爾羅德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要判斷當下任何事件的長期政治影響,因為你幾乎總是會弄錯。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專家大衛·麥克在半島電視臺的采訪中表示,盡管美國公眾對撤離行動的混亂以及襲擊事件中的傷亡感到憤怒,但大多數美國人希望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他指出,美國前總統里根決定從黎巴嫩撤離美軍時,不少仍處于黎巴嫩的美國人都感到被拋棄了,認為此舉是不可想象的,但最后里根并沒有因此付出任何重大的國內政治代價,還在晚些時候成功連任。“里根敏銳地讀懂了美國公眾在這些問題上的民意,我認為拜登正在做同樣的事情。”
劉衛東認為,阿富汗撤軍問題短期內確實會對拜登的個人聲譽帶來影響,但長期影響并不大,一段時間后美國國內對他的這種批評會慢慢淡化。另外,阿富汗問題對拜登所在民主黨的中期選舉也不會帶來明顯的沖擊。
他指出,在民眾支持率問題上,要看拜登之后在其他國內議題上的表現。對于中期選舉,影響民主黨的更大問題在于,共和黨正想方設法在其控制的州增加民主黨選民投票的難度,而共和黨控制的州的數量本身就比民主黨多。這個問題是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更需要著力應對的,阿富汗問題所帶來的影響其實并不太大。
新京報見習記者向晨雨
編輯張磊校對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