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的故事,本文記敘了孔融幼時的另一件事情。并且是作為“生動地表現(xiàn)了孔融的早慧、機(jī)敏與博學(xué),讀來讀去不禁擊節(jié)贊賞,意興盎然”的佳作。
之所以說“另”,是因?yàn)樵究兹谶€有一件更家喻戶曉、被當(dāng)做典范的事件,后被編進(jìn)《三字經(jīng)》中“融四歲,能讓梨”。贊美他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尊老愛幼,傳承了中華美德,被作為后世學(xué)習(xí)的榜樣。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韙大踧踖。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dān)任司隸校尉的職務(wù)。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yù)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bào)。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bào)了以后,上前坐下來。
李膺問:“您和我有什么親戚關(guān)系?”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jīng)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后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局促不安。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成語解釋:
“了了”古音應(yīng)讀作(líng,lì),做聰明伶俐講,意思是明白,聰明。偏正式用法。
“小時了了”多用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yàn)橄挛挠小按笪幢丶选币徽Z,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表面上雖是贊揚(yáng)的話,骨子里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yīng)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贊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后天的培養(yǎng)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
就好像今天的“人設(shè)”,初期都是正能量滿滿,受人喜愛,但是不若后期以身作則,堅(jiān)持要求自己,一旦放飛自我“出戲”,就全盤皆輸。
所以,“立人設(shè)”翻車的并不是只有今天才有。都說現(xiàn)在發(fā)生的一切,全部可以在歷史的長河中追尋到蹤跡,長大之后的孔融就完完全全的印證了這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且也推翻了自己謙卑有禮的形象。
漠視親情
成年的孔融丟掉了之前“溫良恭儉讓”的好少年的人設(shè)。孔融在后來發(fā)表“父母無恩論”。
"父與子,有什么恩?論其本義,不過當(dāng)時情欲發(fā)作而已"。
"子與母,又有什么愛?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里,倒出來后就什么關(guān)系都沒有了"。
除此之外,他還說過"鬧饑荒時,有點(diǎn)吃的,如果父親不好,便寧肯拿給別人去吃"。
這番言論在今天看來都驚世駭俗,更別說“以孝治天下”的漢代了,他的種種言論也導(dǎo)致最后迎來了殺身之禍。
人分等級
東漢末年三國戰(zhàn)亂,管秋陽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伴一路同行躲避戰(zhàn)亂。糧食吃完了,管秋陽就對弟弟說“我們?nèi)绻怀阅愕耐椋齻€人就得一起死”于是兄弟二人殺了同伴,最終活了下來。
這事無論是發(fā)生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是毀三觀的,然而孔融卻不這么認(rèn)為,他卻說:
“三人同行,兩人聰俊,一人底下;饑年無食,謂宜食底下者,譬猶蒸一猩猩、煮一鸚鵡耳”
也就是說在孔融眼里,下等人就像是猩猩、鸚鵡一樣,不過是會說話的鳥獸,在饑荒沒東西吃的時候,聰俊的人吃了下等人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狂妄自大,言語刻薄
孔融的狂妄自大,即使為官多年仍好逞一時口舌之快,毫無政治智商,并且常常言語刻薄挖苦曹操。當(dāng)時曹操滅掉了袁紹,見袁紹之子袁熙的妻子甄宓之色后,便將其賜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在那個三國亂世的時代,女人永遠(yuǎn)都是政治家的附屬品,當(dāng)時人早已經(jīng)見怪不怪,但是孔融諷刺道:“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我們都知道,武王伐紂之后,妲己最后被周武王殺了,但是孔融卻偏說周武王將妲己賜給了周公,于是曹操不解的問道:“出于何典?”,孔融笑道:“以令度之,想當(dāng)然耳”。
孔融這句話的意思是:以你曹操的例子想出來的,沒有典故,想當(dāng)然!這是對曹操***裸的諷刺。
為什么要學(xué)習(xí)國學(xué)?因?yàn)槲覀兛梢灾販貧v史。我們就是要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精華,吸取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問題,繼續(xù)前行。
所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百科給的另一層解釋是:
說明人不能因?yàn)樯倌陼r聰明而斷定他日后定有作為,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