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七天小長假,正是復習的好時機,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將會逐個單元地把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讓孩子做好復習,為接下來的月考做準備。需要打印的家長,直接拉到文末,保存原圖即可打印。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
課文1觀潮
一、多音字。
籠:lónɡ(雞籠、蒸籠)lǒnɡ(籠罩、籠絡)
悶:mēn(悶熱、悶聲不響)mèn(煩悶、悶悶不樂)
號:háo(號叫、風號浪吼)hào(號令、括號)
隆:lōnɡ(轟隆、黑咕隆咚)lónɡ(隆隆、興隆)
觀:ɡuān(觀看、奇觀)ɡuàn(道觀)
薄bó(薄弱、單薄、薄霧)báo(薄紙、薄片、薄紙)bò(薄荷)
二、近義詞。
頓時——立刻奔騰——奔馳依舊——依然
屹立——矗立猶如——如同寬闊——寬廣
三、反義詞。
寬闊——狹窄平靜——喧鬧
人聲鼎沸——鴉雀無聲風號浪吼——風平浪靜
四、詞語解釋。
霎時:形容時間極短。
余波:指事件結束以后留下的影響。課文中指潮頭過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本文形容霧很大。
顫動:短促而頻繁地振動。
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常用來比喻堅定不可動搖。
悶雷:聲音低沉的雷。
涌來:急速地流過來。
橫貫:橫著通過去。課文里是說大潮滾滾而來,橫著漫過整個江面。
漫天卷地:布滿天空,席卷大地。形容水勢很大。
人聲鼎沸:人群發出的聲音像水在鍋里沸騰一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
浩浩蕩蕩:課文里是講大潮滾滾而來,水勢很大的樣子。
風平浪靜: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縫。文中形容浪潮聲音巨大。
風號浪吼:狂風號叫,波浪怒吼。形容風浪大,聲音響。
五、句子賞析。
1.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這句是本課的中心句,一開頭作者就把觀潮后的感受寫得清清楚楚。
2.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昂首東望”、“等著”、“盼著”說明了人們急切的心情。
3.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
“人聲鼎沸”“踮著腳”生動地寫出了觀潮人迎接大潮的驚喜之情,從側面襯托了江潮的奇特、壯觀。
4.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齊頭并進的千萬匹白色戰馬,寫出了錢塘江大潮到來時奔騰的形態特點。
仿寫:遠看長城,猶如一條巨龍盤旋在天地之間,斗志昂揚地蜿蜒而來。
5.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用夸張的手法把潮來時的聲響說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寫出大潮到來時的巨大聲音,這樣有聲有色的描繪,使人如身臨其境,讓人無不驚嘆錢塘江大潮非凡的氣勢!
仿寫:
(1)太陽如同一個大火球,好像大地都要被蒸干了。
(2)教室里安靜極了,好像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6.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
這句話寫潮頭過后的余波。從余波“漫天卷地”和“風號浪吼”可以想象出潮頭到來時大潮的氣勢是何等的巨大。
六、課文主題
本文描寫了作者觀看錢塘江大潮的盛況,展現了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與壯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課文2走月亮
一、多音字。
載zǎi(三年五載)zài(下載、載歌載舞)
假jià(放假、假期)jiǎ(假如、假裝)
二、近義詞。
柔和—柔軟風俗—習俗滿意—滿足澆灌—灌溉招待—款待
三、反義詞
明亮—昏暗坑坑洼洼—平平整整
四、詞語解釋。
洱海:名,在云南。
淘洗:用器物盛顆粒狀的東西,加水攪動,或放在水里簸動,使除去雜質。
運載:裝載和運送。
坑坑洼洼: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塊低一塊。
澆灌:澆水灌溉。
鍍亮:一種工藝,可以使金屬起到裝飾,耐磨的效果。
風俗: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汩汩: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閃閃爍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奇妙:稀奇巧妙(多用來形容令人感興趣的新奇事物)
五、句子賞析
1.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選取了明月、點蒼山、大青樹、鄉間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一幅山村月夜圖。寫出了著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媽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為我們創設了一個靜謐、美好、祥和的境界。
仿寫:
(1)陽光照亮了連綿的山峰,照亮了茂密的大樹,也照亮了,照亮了田野上的莊稼……
(2)雨水滋潤了小小的種子,滋潤了嫩綠的禾苗,也滋潤了,滋潤了人們干涸的心田……
2.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寫出了鵝卵石間的無數個可愛的小水塘倒映著圓圓的月亮,月亮隨著微波輕輕搖晃的情景。
仿寫:
看,深藍色的天上有多少可愛的小星星,每顆小星星,都在天空中眨巴著眼睛。
3.春天,我們種油菜,種蠶豆。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了想象到從春天到秋天我和阿媽在地里勞動、玩耍的美景。這些細膩,形象生動的描寫,讓人在腦海中呈現的不僅僅是一路美麗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愛。
仿寫:
秋天,我們收稻子、收玉米。我在田埂上收稻穗,我把野花編成環,在田野里跑啊,跑……秋天的田野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六、課文主題
本文描寫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了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課文3現代詩二首
一、多音字。
盡jǐn(盡管)jìn(盡頭)
溜liū(溜走、溜號)liù(承溜、水溜)
二、近義詞。
倦—累一瞬—一霎霸占—侵占
三、反義詞
斜—正扁—圓
四、詞語解釋。
歸巢:返回巢穴。
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蘆葦:草本植物,生長在淺水里,莖中空。
一瞬:轉眼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紅顏: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權勢占為己有;強行占據。
偷渡:偷偷通過封鎖的水域或區域,現多指偷越國境。
滴溜溜:形容旋轉或流動。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五、句子賞析。
1.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
歸鳥倦了,這是詩人的想象,同時也是詩人情感的移入。鳥倦實在也是人倦。
2.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鳥翻雙翅,抖落斜陽,這種夸張的描寫體現了鳥擺脫重負、追求自由的精神。通過“妝”和“紅顏”二字,把蘆葦擬人化了,給全詩平添了一些情趣與生氣。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詞形象的寫出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
仿寫:
花牛在草地里跑,踩入了水洼泥亂濺。
花牛在草地里跳,踩疼小草不跟它好。
六、課文主題
《秋江的晚上》描寫了夕陽西下,江面上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無比喜悅的心情。《花牛歌》寫了小花牛在草地上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現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
課文4繁星
一、多音字
覺jué(覺得、感覺、覺悟)jiào(睡覺)
數shù(無數、數字)shǔ(數不清)
二、近義詞。
靜寂—安靜夢幻—夢境微小—細小
三、反義詞。
模糊一清楚靜寂—嘈雜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搖搖欲墜一穩穩當當
四、詞語解釋。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納涼:乘涼。
靜寂:沒有聲音;很靜。
群星密布: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擺布著,形容事物很多。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半明半昧:形容有時明亮,有時昏暗。
夢幻:如夢的幻境;夢境。
五、句子解析。
1.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這句話將“我”眼睛模糊時所見的無數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比作“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十分生動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種朦朧的美、夢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依次從觸覺、聽覺、幻覺的角度寫出了海上柔美、靜謐和奇妙,營造出童話般的意境,給人一種夢幻般的美感,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仿寫:
秋天的雨是冷寂的,是淅瀝的,是美麗的。
3.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這樣寫,將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命筆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得其情,產生無窮的遐想。
六、課文主題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表達了“我”對繁星和大自然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