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行政查房,正好碰到一位護士給A床輸液,于是我想看看她是如何完成這一操作的,職業習慣讓我養成了找茬的毛病。
護士走到產婦床旁,拿起液體,拿過產婦的腕帶看了下,沒有任何交流直接把液體掛上了。可是今天的留置針接上居然不滴,急壞了護士小姐姐,左弄右弄,可輸液器就是不給面子,足足有5分鐘,產婦不耐煩了,不經意間癟了下嘴。
我全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忍無可忍,我走到患者床旁:“您好,讓我幫忙看一下好嗎?請問昨天滴得怎么樣?通暢嗎?疼嗎?”
“昨天很好,很通暢,也不疼。”
局部并沒有紅腫,我順便旋轉了下留置針,并向后拉了下,讓產婦手心墊了卷衛生紙,結果液體就嘩嘩滴下來了:“好了,少挨一針了。”我順勢解圍。
“謝謝!謝謝!”
護士從進入病房到做治療全程與患者沒有交流,如同機器人一樣。究其原因:第一,這位護士她只是把工作當成了工作,沒有體會到工作的快樂和自己的價值;第二,沒有換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我是小寶寶,我希望護士小姐姐和護士阿姨怎么對待我?第三,沒有接受人文培訓與相關人文知識學習。
人文素質作為護士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質之一,也是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對人道主義和人文精神的最好詮釋。
只有具備了人文素質的護士,才會把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當做自己的信仰之本,從而懷著一種人道主義的博愛態度去同情、關心、幫助病人,積極、主動地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文獻回顧——護士應具備的人文素質1.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
護士的服務對象是人,而且大都是需要健康幫助的病人。是否具有較強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將直接影響護理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2.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
病人在評價護士時,注重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要求護士不僅要有較高的***水平,還應善于與病人交流。
3.良好的人文修養
人文修養在護士身上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善良、同情、關愛和幫助,能夠感同身受患者的痛苦。
4.堅持應有的原則
熟人看病也要堅持原則。我們可以提供方便,但堅決不能違反基本原則,作為護士,感情與理智要嚴格區分開來。
5.良好的涵養
一個人突遭疾病或較長時間的病痛折磨,會對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有時甚至會出現過激行為。病人的過激言行有可能是一種無意識的發泄。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同情心、同理心冷靜地對待病人,不要急于解釋,更不能盲目反駁。
6.會營造氛圍,讓病人感受到親情與溫暖
會營造輕松氛圍的護士,善于在護理服務或護理操作過程中談一些與疾病無關的話題,比如開開玩笑、拉拉家常,通過幽默的語言、優美的體態等來活躍氣氛,讓病人感受到親情與溫暖。
1.學習與教育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著重強化語言行為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情感教育及創新教育,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心靈凈化,修正護士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及生活方式,達到提高精神境界、情操修養和人文意識的目的。
2.管理者的楷模效應
人文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培養護士的人文素質必須從護理管理者自身做起。只有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才會有強大的感召力和說服力。
3.護士整體素質規范
應該從新護士的崗前培訓開始,不斷進行現代護理服務營銷戰略、護士禮儀規范、護士品質要求、護士的美、護患溝通技巧、護士職業道德、法律知識、危機意識等不斷進行強化。
4.投身護理實踐
護理實踐是護士人文素質培養的必由之路。護士整潔的儀表、文明的語言、端莊的舉止、和藹的態度等,都是在護理實踐中得以具體體現的。只有切身投入護理病人的過程,護士才可以觀察到職業道德、人際關系等抽象概念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表現;可以體驗到人的社會化、文化與健康、護理的關系;可以感悟美與丑的真諦;更可以找到自我完善的方向;還可以檢驗自我提高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盛麗娟,汪健健,李熙照,等.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及其與護士長領導行為的關系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8(5):316-319.
[2]吳煒煒,張旋,林雁,等.形成性評價在護理本科生護士人文修養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6(2):96-99.
[3]張小敏,王芹,吳小婷,等.臨床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2):2638-2642.
[4]薛朝華,劉義蘭,許娟,等.醫聯體基層醫院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現狀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9(14):43-46.
作者簡介文章作者:張青云作者單位: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封面圖由璧山區人民醫院胡悅建提供,圖文無關
本文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