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五周年】
光明日報記者陳元秋耿建擴
眼下,張建生和村民們最期盼的就是搬進新家。作為容城縣大八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時不時地就想看看手機里的一段視頻。視頻畫面中是一排排整齊的安置樓房。裝修好的屋內,燈具、櫥柜、油煙機、熱水器、衛生潔具等一應俱全,墻壁統一貼上了壁紙,還貼心地配有地暖溫度控制器、一鍵報警器等裝置。“已經開春了,再過兩三個月,我們全村就能搬進新家了。”張建生說。
張建生和村民們心中的期盼不僅僅是搬進新家。五年來,雄安新區的每一天都給他們帶來新的驚喜與贊嘆。又是一個明媚的春天,與五年前相比,融入無數人夢想的雄安,正在加快顯雛形、出形象,一步一步將夢想變為現實。
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任雙歡攝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群眾順利回遷安置薛志勇攝
白洋淀新碼頭王冀英攝
雄安新區安新縣圈頭鄉大田莊村村民采摘荷葉趙瑞光攝
雄安新區容和佳泰幼兒園的小朋友宋燁文攝
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臺村村民的婚宴周晉明攝
中鐵十二局雄安站建設者在拆裝腳手架任雙歡攝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建設工地旁,動車組列車在津保鐵路上飛馳而過。薛志勇攝
天更藍、水更清、樹更多,這里的生態底色更加亮眼。“千年秀林”工程已累計造林45.4萬畝,雄安郊野公園、悅容公園等一批高品質休閑設施投用,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32%,營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白洋淀整體水質達到Ⅲ類標準,珍稀候鳥蹁躚而至,葦綠荷紅風情蕩漾。這是1988年白洋淀恢復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實現從劣V類到Ⅲ類的跨越性突破。
這里涌動著“樣板之城”建設的滾滾春潮,地上、地下、云上三座新城同步推進。環城市外圍道路、內部骨干路網、城市生態廊道和水系構成的雄安新區城建“四大體系”基本形成,城市框架正全面拉開。雄安商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市場化地塊綜合開發加快推進。容東、容西、雄東等片區進入穩定開發期,啟動區、起步區加快建設,重點片區框架全面拉開,城市雛形和形象加快顯現。僅今年一季度,新區就有43個重點項目開工,總投資達到601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有16個。
這里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群眾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安全感實實在在。在容東片區,居民們出門見綠,學校醫院、便民服務等一應俱全。中國鐵建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負責人介紹,安置房建筑風格遵循“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的設計思想,其居住建筑設計達到二星標準、公共建筑設計達到三星標準。京津的優質醫療、教育資源正不斷向新區匯聚。近日,雄安新區還印發《傳統產業轉移升級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多措并舉促進群眾就業增收,走出一條具有雄安特色的共同富裕發展道路。
這里更是人才會聚的創新高地。截至目前,雄安新區累計選錄招聘清華、北大等“雙一流”高校人才1000余名,柔性引進院士、專家等高端人才12名,項目合作引進規劃建設重點領域人才100余名。中央部委、北京市和沿海發達地區累計選派近300名掛職干部到新區參與建設。新增各類創新創業人才1.3萬余人。
起筆,即是世界眼光。落筆,便為時代標桿。春天里的雄安正站在新的起點上,不斷書寫著“未來之城”的新篇章。
《光明日報》(2022年04月03日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