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書君見到用"闔家歡樂"時,也會有題主類似的疑問,甚至偶爾對小輩使用了"合家歡樂"的祝詞后,總感覺哪里不對。
真的想弄明白為什么"闔家歡樂"不能寫成"合家歡樂"。就著回答這個的問題,正好跟大家來探究一番。
1、"闔家歡樂"顯得嚴謹,"合家歡樂"比較隨意"闔家歡樂"一般用于開業、酒會、節日慶祝等正式場合,或寫請柬、賀卡、信函、詩文等時顯得莊重。
"合家歡樂"多用于日常祝福的口頭表達,不用在多么嚴肅的場合時使用,場合可以比較隨意。
"闔"字是門部,造字起初含有"關門"之意。闔的本來意義是門扇、門板,引申為關閉、閉合。
門一關,家里的人就齊全了,闔就有"全"、"總"的意思。
去掉"門"部的"盍"讀he(二聲),有"聚合"之意。后來"闔"字引申之意為"全部"、"所有"。"闔家歡樂"也就有只要聚在一起都有歡樂,或者說只要是一家人,在哪里都有歡樂的意思。
闔具有既能開又能闔的意思,指的不是一口人,而是多人、一家人、一姓人,眾人要團結合睦的意思。
"合"字《說文解字》釋為"合,合口也"。即把嘴巴合上,有合攏的意思。在漢語中表示閉合、結合。"合家歡樂"是指一家人結合起來才有歡樂。
最直接解釋:闔家歡樂即全家歡樂。合家歡樂,要把幾家合成一家才有歡樂。
所以,"闔家歡樂"是在莊重場合時的表達。
2、"闔家歡樂"書面表達,"合家歡樂"口頭表達"闔"是全,總共的意思,"合"是結合,湊在一起的意思,使用時含義不一樣。
"闔家歡樂"的"闔",取"全"之義時,即"全家快樂"。在這個意義上,"合"和"闔"是相通的,用"合家歡樂"也沒錯。
一字之差,但發音、意思完全一致,闔和合是異體字。這種古代漢語一字多形的現象,在漢字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異體字,音同義同而形體不同的字。又稱又體,《說文解字》中稱為重文,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
正式的場合一定有規范的要求,什么詞適合什么場合使用有約定俗成的要求。
所以,正式的書面表達時"闔家歡樂",決不可以用"合家歡樂"。
3、"闔家歡樂"是敬語,"合家歡樂"是平常表達在一些祝詞、感謝信之類的口語表述中,我們聽到的只是"闔(合)家歡樂",一旦是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時,卻是"闔家歡樂"而并非是"合家歡樂"。
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這樣的祝福短信:"謹代表全體員工祝您及您的家人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闔家歡樂"是一種美好心愿的表達。相互祝福時表達了祝福的意思,使相互間明了所表達的心情。都是對某人全家的祝福,祝他們幸福(快樂)。
現在人們口頭一般區分不嚴格,用"闔"或者"合"來表達,說出來聽著也都是"合家歡樂",只要是表達了一方對另一方的美好心愿就行。但不適合跟自已說"闔(合)家歡樂"。
所以,"闔家歡樂"多用于正式場合,是尊敬對方的一種表達。
有書君認為一般用"闔家歡樂"而不用"合家歡樂",主要因為"闔家歡樂"是在比較嚴肅的正式場合,需要表達出自己尊敬他人的表現時用文字書寫表達,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有的人見別人這樣用就跟著用,習慣成自然了就這樣使用。
另外,"闔"字顯得莊重、正規,相對言,"闔"字平時不怎么用,不乏有人用"闔家歡樂"顯得自己比較有學問。但在口頭上表達時確實沒有什么區別。
經過探討,有書君已經知道以后書面表達時,一定要寫"闔家歡樂",不能寫成"合家歡樂"。而且如果表達出對別人的尊重,一定要用書面的形式規范表達出來。
說的形式表現得輕松隨意些,說出來都是一樣的音,也沒太大關系。
不知看官們清楚了沒?也請說說自己的看法。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復“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現在農村留守婦女最怕什么?
農村又一怪正在興起,留守婦男,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