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據海外媒體報道,華盛頓方面“非常關注”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將于11月28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美國國務院人員24日透露,已派遣負責西半球事務的高官率團訪洪。從相關信息看,這個代表團走得很急,頗有前往洪都拉斯“救火”的意味。
洪都拉斯是中美洲小國,國土面積11.25萬平方公里,人口974.6萬,以農業為主,是拉美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所處位置也不具有十分突出的戰略價值。這樣一個國家的總統選舉,竟會引起美國如此關注并倉促派員“監選”,主要原因在于洪都拉斯與臺灣的所謂“邦交”出現了危機。
在民意測驗中領先現總統埃爾南德斯10個百分點的左翼總統候選人克希瑪拉·卡斯特羅此前曾表示,如她當選,將與臺灣當局“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警報”響起,***當局驚恐萬狀,“緊急邀請”埃爾南德斯連夜前往臺島,雙方聲稱“將繼續保持良好關系”。但雙方的表演,卻被媒體嘲諷“自欺欺人”。
其實,臺灣與洪都拉斯關系亮起“紅燈”并非最近才開始。洪方已連續6年未在聯合國參加聯署為臺說項,鄰國薩爾瓦多三年前與中國建交的影響已經波及洪都拉斯。今年8月洪衛生部透露,薩爾瓦多將幫助洪從北京獲得新冠疫苗,一時間引起美臺方面的關注和擔憂。
美國此次急派官員前往洪都拉斯,要救什么“火”?
第一,救***當局可能再失“邦交國”,陷入更加孤立之“火”。目前世界上仍與臺灣保持所謂“邦交”的只剩15個小國,拉美就占了9個,其中中美洲三國(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尼加拉瓜)是唯一連成片的地域,對***當局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如果洪都拉斯改變選擇,不僅使臺“再丟一城”,而且很有可能產生聯動效應,這將是對***當局和“***”勢力的沉重一擊。作為極力把臺灣塑造為“民主楷模”的美國,大概率會有“城門失火”的挫敗感,不得不施以援手。美國國務院說美訪洪代表團將“勸告”兩位總統候選人保持對臺“外交關系”,真可謂不想丟了自己的顏面,卻又企圖威逼利誘。
第二,救“以臺制華”策略受挫之“火”。美國在***上一直動作不斷。近日還為立陶宛升格對臺關系的玩火行為“站臺”,同時繼續派艦機竄擾臺海地區,甚至邀請臺所謂“代表”在“世界民主峰會”上亮相。現在又不加遮掩地利用洪都拉斯大選,企圖向該地區國家發出錯誤信號,這看上去是在幫***當局“救火”,其實是在危險地“玩火”。這種行為與他們公開宣稱的“對臺政策不變”自相矛盾,是變著花樣為“***”勢力撐腰打氣,為中華民族的統一進程設置障礙。
第三,救在拉美控制力下降之“火”。近年來,由于美國全球戰略調整和國內問題嚴重性加劇,華盛頓對拉美的關注度持續減弱,導致拉美左翼力量和“脫美”傾向有鐘擺式回升。“后院”呈現不穩之勢。
拜登上臺后打出“美國回來了”的旗幟,逐漸加強對拉美的投入。一方面采取增加小額援助,在衛生、抗疫、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項目等方面四處許諾“撒胡椒面”籠絡人心;另一方面在保持對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單邊制裁的同時,對親美國家給予特殊關照,軟硬兼施,加強對“后院”的控制。此次就對臺關系,在大選前對洪公開施壓,就是想凸顯“美國回來了”,拉美國家必須聽從號令的政策宣示。但能發揮多大影響還要打問號。
日前,委內瑞拉在平靜氣氛中舉行了地方選舉,這是該國朝野經過艱苦對話達成初步共識的結果,有助于緩解委內瑞拉社會長期面臨的困難局面,是委民眾和國際社會歡迎的好事。由于選舉結果未削弱更未推翻左翼政權的地位,所以美國在選前的說三道四、橫加指責顯然沒起到什么作用。委內瑞拉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看,對洪都拉斯大選或許是個預兆?(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