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柑是貢柑。是橘和橙的自然雜交品種,同時具備了橘和橙的優點,果肉口味極佳。貢柑果形靚麗,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橘***有細嫩、易剝皮的雙重優點。在歷史上,因為其品質特別優良,被封建王朝列為貢品,并在民間發展成為著名土特產。
溫度是貢柑栽培的限制因素,關系到植株能否生存以及產量和品質。貢柑生長的最適宜溫度尚未測定,但從它原產地的地理范圍看,生長最適宜溫度較高,在年平均氣溫20~23℃、冬季氣溫極少為-2~-1℃以下的地區,最能發揮其豐產優質性。高溫地區,果實的糖酸比高,味較甜,汁液較多,果肉柔軟,果皮較薄;低溫地區則反之。貢柑原產于雨量充沛的夏濕區,周年需水量較大,一般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為適宜,而果實發育后期為10~12月,屬降雨量較少的干旱季節,需要及時補充水分,與廣東省另一主栽品種砂糖橘相比,貢柑果實品質對10~12月的降雨量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