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最適合人類食用的食物之一。但是雞蛋雖然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但在吃法上也應注意科學,否則會得不償失。
吃雞蛋的5大誤區
1生吃
有些人喜歡雞蛋生吃的口感,殊不知,生吃雞蛋生吃雞蛋很可能會把雞蛋中含有的細菌,如大腸桿菌等吃進肚子去,造成腸胃不適,甚至引起腹瀉。而且雞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溫加熱破壞,生吃雞蛋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造成身體出現渾身無力、肌肉疼痛、眉毛脫落等癥狀。
2隔夜
很多人都喜歡吃半生不熟的溏心蛋,如果一下子吃不完就會放冰箱里,留到第二天吃。然而,雞蛋如果沒有完全熟透,在保存不當的情形下容易滋生細菌,造成腸胃不適、脹氣等癥狀。
3空腹吃雞蛋
大部分人都喜歡在早餐時吃上一只雞蛋,以補充一天所需的能量。空腹吃雞蛋不是很好,空腹過量進食豆漿、雞蛋、肉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蛋白質會"被迫"轉化為熱能被消耗掉,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
4食用過量
雞蛋的蛋白含量非常高。一旦過量食用,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增加腎臟的負擔,從而損害腎臟的機能。所以,普通人一般一天吃一個雞蛋就足夠了,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后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5煎炸雞蛋
香氣四溢的煎雞蛋,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特別是邊緣煎得金黃的那種。可實際上,被烤焦的雞蛋邊緣,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其營養已經被破壞,甚至危害人體健康。
雞蛋物美價廉,一直備受人們青睞,是人體主要的優質蛋白來源。認清吃雞蛋的五大誤區,才能更好地利用雞蛋,補充身體營養。
辨別新鮮雞蛋
(1)可用日光透射:用左手握成圓形,將蛋放在圓形末端,對著日光透射,新鮮的雞蛋呈微紅色,半透明狀態,蛋黃輪廓清晰,昏暗不透明或有污斑的,說明雞蛋已經變質。
(2)可觀察蛋殼:蛋殼上附著一層霜狀粉末,蛋殼顏色鮮明,氣孔明顯的是鮮蛋;陳蛋正好與此相反,并有油膩。
(3)可用手輕搖:無聲的是鮮蛋,有水聲的是陳蛋。
(4)可用冷水試:如果蛋平躺在水里,說明很新鮮;如果它傾斜在水中,它至少已存放3~5天了;如果它筆直立在水中,可能存放10天之久,如果它浮在水面上,這種蛋有可能已經變質,建議不要購買。
辨別劣質雞蛋
1、看外觀:蛋殼上有沙點的雞蛋最好不要買,因為它的蛋殼薄,容易使細菌進入雞蛋內部;
2、聽聲音:拿起雞蛋在耳邊搖晃,如果沒有聲音,就是較新鮮的雞蛋;有水晃蕩的聲音就是陳蛋。
3、用水泡:倒一小盆清水,將雞蛋放進水里,如果雞蛋迅速沉底則說明是新鮮的蛋,漂浮在水面上的雞蛋就不能吃了。
辨別假雞蛋
(1)根據專家提供的意見,大家可從以下幾方面鑒別雞蛋的真偽:假雞蛋蛋殼的顏色比真雞蛋的外殼亮一些,但不太明顯。
(2)用手觸摸假雞蛋蛋殼,會覺得比真雞蛋粗糙一些。
(3)在晃動時會有聲響,這是因為水分從凝固劑中假雞蛋溢出的緣故。
(4)用鼻子細細地聞,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
(5)假雞蛋打開后不久,蛋黃和蛋清就會融到一起。這是因為蛋黃與蛋清是同質原料制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