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帶動小腿,兩腿上下拍打水。
腿部動作打水時,腿部是彎曲打水,利用大腿帶動小腿,上下運動。要注意,腳掌不是跟蛙泳一樣勾起來,而是伸直,腳背朝下,當我們下壓時,腳背也就向下打,這個動作的反作用力就使我們向上浮起并產生向前的推進力。
一條腿向下打水時,另一條腿就向上收,注意稍微彎曲,這樣打水的產生的推力更大,不要直直地上下打水,也不要像往后踢的樣子。
手臂入水階段為手掌最先進入水中,再到前臂、上臂,入水后,伸直向前,手掌向下,與身體形成一條直線;這個動作沒有產生向前推進力,而是像我們的高鐵車頭是尖狀的,為了減少空氣阻力一樣,在水中手臂入水后伸直也是在減少一些水的阻力。
抱水顧名思義就像是把水抱回自己的身體這邊,這個動作,手肘高于前臂,手掌向后,往回抱水,到手臂接近胸口位置,抱水階段結束。需要注意的是,手掌處于身體中線位置,而不是到超過身體中線部位或超過身體左右兩側部位。
抱水階段結束隨即進入劃水階段,這其實都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劃水這個階段,對自由泳就產生了向前的推進力,且該動作相較前面兩個動作速度要快很多,從而產生的向前推進力也就越大。此動作需要速度快些,保持高肘姿勢,手掌向后向上,并向該手臂的方向劃出,進入出水階段。
身體自然微微轉動至出水的手臂肩部水面方向,而水下手臂的肩部偏向水底方向,出水的順序從肩部到上臂、前臂、手出水,這個動作是連貫的,手臂依次露出水面。
空中移臂看似很簡單,其實還是有一些人動作錯誤,采用手臂直直移動,這樣在入水是整個手臂拍打下去,產生很大的水花,也沒有那么流暢。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移臂過程中,手肘部位位于最高點,手掌低于手肘,把手掌移動到頭部前方,完成移動動作,準備入水,這樣在入水時才會優先手掌入水。
兩手交替練習時,一手入水,另一只手則完成抱水階段,進入劃水階段,此時,入水手臂為伸直狀態,以便劃水產生的推進力減少阻力。
1、手臂出水時,身體開始微微側身,帶動頭部,不是扭頭。
2、鼻子和嘴巴開始露出水面,由于向前的推進力,身體側身時,嘴巴旁邊會形成一個小小的渦。
3、嘴巴旁邊形成的水渦,剛好夠我們張嘴吸氣。
4、嘴巴吸完氣,開始恢復身體與水面平衡,此時手臂完成空中移臂,開始入水。
5、頭部入水后,開始呼氣,鼻子嘴巴一起呼出,看個人習慣。
我們可以采用三次手臂劃水一吸氣,也可以采用兩次手臂劃水一次吸氣。
1、游進時,頭部沒入水中,兩手臂前伸,腿部保持上下打水。
2、左手開始抱水、劃水,右手繼續保持前伸狀態,左手進入出水階段身體微微偏向一側。
3、出水結束,左手進入空中移臂階段,右手開始抱水階段。
4、左手入水前伸,右手進入劃水階段,身體開始偏向一側。
5、右手進入出水階段,頭部、肩部開始露出水面,此時左手依然前伸。
6、右手進入空中移臂階段,張嘴吸氣,左手進入抱水階段,吸氣結束,右手入水,左手抱水階段結束。
7、右手入水后,手臂前伸,左手進入劃水階段,嘴巴鼻子慢慢呼氣,腿部依舊保持上下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