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要注意加強防損傷觀念的教育,在教學、訓練和比賽中,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學生、運動員進行組織性、紀律性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
運動系統的勞損,大多由于長期局部負荷過大所致。為了減少這些損傷,教師、教練員應嚴格遵守運動訓練原則,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和各項運動項目的特點,個別對待,循序漸進,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不少運動傷是由于準備活動不足造成的,特別是在這種天氣轉涼的階段,在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十分必要。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加肌肉中毛細血管***的數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彈性和靈活性,同時地可以提高關節韌帶的機能,使關節腔內的滑液增多,防止運動時的肌肉和韌帶的損傷。
循序漸進地安排訓練的內容和強度。如果你是不經常運動(因沉迷于學習)的童鞋,千萬不能一上場就立刻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因為這時你的肌肉和關節因長期沒有進行活動而十分脆弱更易發生運動損傷。
訓練中運動量過分集中,會造成機體局部負擔且過重而引起運動傷。例如,膝關節半蹲起跳動作過多,易引起髕骨損傷。因此,在訓練中應避免單調片面的訓練***,可以學習身體多個部位的不同鍛煉***。
1、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神經感覺,從而止血、止痛、減輕局部腫脹。常用于閉合性組織損傷。
2、抬高傷肢法:抬高傷肢,可使傷肢血壓降低,血流量減少,以達到減少出血作用。
3、壓迫法: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紗巾壓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壓出血動脈近心端搏動的血管處,如能壓在相應的骨頭上更好,以阻斷血液,達到止血目的。
4、口對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臥、頭部后仰、托起下頜、捏住患者鼻孔,壓住食道管,防止空氣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氣,兩口相對,將大口氣吹入患者口中,吹氣后將捏住鼻子的手放開,如此反復進行。吹氣頻率每分鐘約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復呼吸為止。
5、胸外心臟按壓"使傷者仰臥,急救者兩手上下重疊,將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處,借助于體重和肩臂力量,均勻而有節奏地向下施壓,將胸壁下壓3-4cm,然后迅速地將手松開,胸壁自然彈回,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以60-80次的節律進行,直到恢復心臟跳動為止。
內因:訓練水平不夠、柔韌、力量、協調性差,生理結構不佳
外因:準備活動不充分、場地、氣溫、濕度、上課內容不好,教練***水平不夠
預防:選教練、場地及適當的課程,在正常天氣情況下鍛煉、準備活動充分、循序漸進。
內因:技術掌握不好、協調性差,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小、生理結構不佳、疲勞產生體力差
外因:準備活動不夠、場地滑、器材使用不當、教練、內容不好(動作速度快、轉、跳多)
預防:準備活動充分、了解設備使用、循序漸進,讓教練或自己速度放慢。
表現:心悸、心動過速,運動后血壓、脈搏恢復慢,內臟不適、血尿等。:人發冷,多汗、臉色白或紅、頭痛、暈、虛、筋疲力盡。
原因:訓練***不對、不循序漸進、系統訓練,運動量大、訓練時間多長、休息不充分等。
預防:安排合理的訓練時間、計劃,注意勞逸結合。
處理:調整鍛煉計劃,運動量,循序漸進、進行系統訓練、全面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