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飲食沒有問題。碳水化合物補充燃料、蛋白質修補肌肉。
中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或是任何一種會讓你有點喘,沒辦法講完一整句話的運動)之后應該要補充養分。
運動后,肌肉細胞會打開細胞膜上的通道歡迎血液中的糖分進入,以補充消耗殆盡的肝糖庫存。此時吃下碳水化合物,提高血液中的糖分,正是投肌肉細胞所好。
此外,碳水化合物能提高胰島素的分泌、阻止運動后肌肉分解,也就是能夠抑制運動后肌肉因細微損傷,而導致的肌蛋白流失狀態。
1.空腹運動的朋友(距離上一餐4小時以上),運動后應該盡快地補充養分;
2.如果距離上一餐不到4小時,則盡量在運動后2小時內補充;
3.如果上一餐才剛吃飽就去運動,運動后甚至完全不用補充熱量也沒關系。
乳清蛋白。
1.如果是以增肌或是恢復體能狀態為主要目的,碳水化合物應以能快速消化吸收的糖類(蔗糖、果糖都不錯)為主,想要喝含糖飲料、吃個餅干或是面包都可以。
2.如果是以減脂為訴求,最好選擇高纖蔬果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來源。
蛋白質則盡量以動物性或高質量的植物性蛋白為原則,乳清、蛋、乳制品、肉類、豆類都是不錯的來源。如果剛好遇到用餐時間,吃一頓營養均衡的正餐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增肌或恢復體能狀態:能快速消化吸收的糖類,含糖飲料、餅干、面包+動物性或高質量的植物性蛋白。
?減脂:高纖蔬果+動物性或高質量的植物性蛋白。
這看個人的目標與進餐習慣而定。
1.如果你的訓練目標是運動競賽,或是長肌肉增加重量,那么每公斤體重攝取0.8克的碳水化合物與0.4克的蛋白質應該是一個最低標準。
舉例來說,一個70公斤的成人若想長肌肉,運動完之后至少要攝取56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28公克的蛋白質。
2.相反地,如果減重才是你的目標,那么每公斤體重攝取0.4克的碳水化合物與0.2克的蛋白質,應該已經相當充足。
因此一個70公斤的成人目標是減重的話,運動之后則是攝取28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與14公克的蛋白質。
?競賽或增加肌肉:每公斤體重→0.8克碳水化合物+0.4克蛋白質。
?減重:每公斤體重→0.4克碳水化合物+0.2克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