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女性超過35歲,懷孕生娃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而男性似乎不受年齡的制約,50、60、乃至70也還能“任性”生。那么,在生育這件事情上,男人真的可以不畏年齡“想啥時候生就啥時候生”嗎?
來自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曾在《BMJ》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顯示:只要父親滿35歲,新生寶寶的總體出生風險就會略有增加,父親年齡越大,嬰兒出生風險的增幅就越大;高齡父親會增加新生寶寶發生早產、出生體重低、需要重癥監護、癲癇等的風險;>45歲的高齡父親,相比于25-34歲的父親,其新生寶寶發生早產和抽搐的風險分別增加14%和18%;>45歲的高齡丈夫,會讓妻子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8%,>55歲則更嚴重,妻子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34%,如果男性在45歲之前生寶寶,或許可以避免13.2%的早產兒、14.5%的低出生體重兒以及18.2%的妊娠糖尿病的發生……所以,千萬別低估高齡爸爸,他們跟高齡媽媽一樣危險……
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的生殖功能逐漸減退,表現為生殖器官萎縮、生殖激素水平的改變、精液質量的下降。
在以色列索羅卡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正常男性的精液量,并將精液量與男性年齡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發現,男性的精液量在30到35歲之間達到頂峰,55歲以后達到最低。另外,精子活力也是隨年齡上升而變化的。
在一生當中,精子的細胞分裂遠多于卵子。女性生殖細胞在母體子宮內早已完成有絲分裂,然而男性在進入青春期后,精原細胞要每16天進行1次有絲分裂,到20歲時約經歷了150次有絲分裂,到50歲約經歷了840有絲分裂,因此,男性隨著年齡增加,復制產生基因突變的概率遠遠大于女性。與小于29歲的男性相比,40-44歲爸爸后代的常染色體顯性突變風險增加1倍,45歲則上升到17倍之高。
曾有實驗對78對父母子女進行基因測序發現,高齡父母的孩子在DNA上存在著基因突變。其中,相較年輕的男性,高齡父親所生的子女患上自閉癥的概率要高近6倍,父親的年齡每增加10歲,誕下自閉癥兒童的概率還會翻倍增長!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在人群中的終身患病率約為1%,是一種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復雜性遺傳疾病。Malaspina在2001年提出高齡生育父親的后代精神分裂癥發病率增加的罪魁禍首是父方生殖細胞的新突變風險增加導致。此外,Malaspina通過研究端粒長度,發現高齡生育父親、家族史均是精神分裂癥的獨立危險因素。
生育不是兒戲!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著想,我們建議男女雙方都不要錯過最佳生育年齡,不要因為各種磨蹭,最后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而對于已成為高齡爸爸/高齡媽媽的人來說,既要正視生育風險,但也無須過度擔憂,在生育前做好遺傳咨詢,進行科學備孕(包括生活方式調整、營養補充、中西醫調養等),或行供卵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將潛在的基因突變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實現真正的優生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