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出自唐·趙璘《因話錄·征部》。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忍不住發笑的樣子。
示例:
大熊貓憨態可掬,小猴子頑皮可愛,不僅令孩子笑的前仰后合,還令一向嚴肅的大人們都忍俊不禁。
看著那些滑稽演員惟妙惟肖的動作,大家忍俊不禁。
看著小寶寶淘氣的樣子,大人們都忍俊不禁。
這個故事讓人忍俊不禁。
那幾乎是即時降臨,一旦發覺滿蕾的翌夜,便有忍俊不禁模樣,迫不及待地綻開。
出處:
唐·趙璘《因話錄·征部》卷五:“尚書省二十四司印,故事,悉納直廳?!瓧铗萦萸淙卫舨繂T外郎,始置柜以貯之柜初成,周戎時為吏部郎中,大書其上,戲作考詞狀:‘當有千有萬,忍俊不禁,考上下?!?/p>
馮鐘璞(宗璞),《紫藤蘿瀑布》:又像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