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以來,一段視頻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視頻中,一位婦人腰上系著繩子,繩子那頭拴著一名小男孩,婦人手拿掃把、垃圾鏟沿街清掃垃圾,小男孩就在后面跟著,眼看小男孩要跑遠了,婦人稍微一用力,又把小男孩拉回來。不時有路人看到婦人用這樣的方式帶孩子,紛紛停下來看。
經人民網云南頻道核實,婦人系云南省昭通市鎮(zhèn)雄縣碗廠鄉(xiāng)街上的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今年55歲,因幼兒園沒開學,三歲半的孫子沒人照看,她上班時就把孩子帶在身邊;街上車來車往,擔心孩子亂跑不安全,她找了根繩子,把自己和孫子連著。
據了解,視頻是3月6日,碗廠鄉(xiāng)街上一家服裝店老板看到后拍的,拍完發(fā)她覺得婦人很有責任心,便把視頻發(fā)到朋友圈,很快引起網友關注。
3月9日,人民網云南頻道聯系到孩子母親朱女士,和丈夫正在廣東中山打工的她說,自己是7日在朋友圈看到這段視頻的。“心碎了,上班都沒精神!”
朱女士介紹,自己今年31歲,來自云南保山騰沖市,2004年,她和去騰沖打工的孩子父親認識并開始交往。2006年大兒子出生不久,她和丈夫回到丈夫的老家鎮(zhèn)雄縣碗廠鄉(xiāng),平日里靠打工賺錢。“家里條件不好,我公公又患有精神疾病,用錢的地方多,還好***有好政策,省了不少開支。”朱女士說。
因為收入來源少,2017年,朱女士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下半年,小兒子出生,朱女士全身心在家照顧孩子。為減輕家里的負擔,2016年開始,婆婆去鄉(xiāng)上當了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每月工資1500元,雖不多,還被人看不起,但總比在家種莊稼好。
朱女士和丈夫看在眼里,今年春節(jié)剛過,她打算和丈夫去廣東中山打工。“老大上小學六年級,三歲半的老二也要上幼兒園了,孩子慢慢長大,公公婆婆身體也不好,花錢的地方多,我們想著趁年輕,出去多賺點錢,也讓公公婆婆輕松輕松。”于是,正月十二,朱女士和丈夫出門打工去了。
臨行前,“我們讓她(婆婆)不要再出去打掃衛(wèi)生了,可老人不同意,說只要身體允許,就一定要去。”拗不過,朱女士和丈夫給老人在街上租了房,每年租金3000元。老人邊上班邊接送兩個孩子上下學,順便照顧兩個孩子起居。“我公公年前剛出院,怕吵,就一個人留在離街上七八公里的老家。”
大兒子這段時間已開學,小兒子3月11日才開學,這幾天沒人帶,老人上班時就把孩子帶在身邊。街上車多,擔心孩子亂跑不安全,老人就找了根繩子,把自己和孫子連著。
人民網云南頻道3月9日采訪朱女士當天,剛趕上三歲半的小兒子上學報名。“等孩子11號上學了,我婆婆就不用這樣(看孩子)了。”為了讓網友不再猜忌,朱女士解釋說。擔心影響婆婆的工作,她婉拒了人民網云南頻道采訪其婆婆的請求。
視頻發(fā)出后,網友紛紛留言點贊鼓勵這家人,@吳榮芬說:“這位老人做事太負責任了,真是無私的愛。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值得點贊!”@鎮(zhèn)雄微訊說:“今日的別離是為了以后更好地相逢。街上車多人雜,把孩子栓在身上是最無奈最好的辦法。”
來源:鎮(zhèn)雄微視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