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4日表示,俄烏沖突使全球經濟復蘇遭受巨大挫折,其影響將導致143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被下調,這些經濟體占到全球經濟總量的86%。
格奧爾基耶娃當天在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的前瞻講話中指出,目前的狀況是危機疊加,新冠疫情尚未結束,病毒持續肆虐,而俄烏沖突的經濟沖擊快速擴散,波及全球。
她表示,俄烏沖突之前,疫情已令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減弱。在今年1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中,IMF已經將2022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測值下調0.5個百分點至4.4%。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自那以后,經濟前景已大幅惡化,俄烏沖突通過大宗商品、貿易和金融渠道帶來溢出效應,并可能進一步加劇不平等。通貨膨脹、融資環境收緊、全球供應鏈瓶頸,也對經濟活動造成了影響。
IMF下周將發布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將進一步下調2022年和2023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當務之急是結束沖突、抗擊疫情,并應對通脹高企和債務攀升的問題。她呼吁全球行動起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擁抱數字革命。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在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面臨的潛在溢出風險有所增加,其借貸成本可能上升,還可能受到資本外流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