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9月9日電題:瀘定地震災區:救援不停安置有序
新華社記者
四川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的第5天,災區救援工作仍一刻沒有停歇。與此同時,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井然有序。地震驚魂之后,在臨時居所帳篷里有了光亮和溫暖,人們的生活漸漸安定下來。
9日下午,雅安市石棉縣草科鄉下著綿綿細雨,幾名廣元市生產安全應急救援支隊的救援隊員滿臉倦意。幾天來,他們一直在王崗坪鄉開展救援工作,8日得知草科鄉路通了以后,又馬不停蹄趕來救援。
廣元市生產安全應急救援支隊副支隊長陳劍波對記者說:“我們帶來了生命搜救裝備、破拆裝備和應急物資。”
近3天來,瀘定地震震中磨西鎮持續降雨,增加了災區道路搶通搶險難度。9日,甘孜公路建設服務中心搶險保通人員一刻不停,爭分奪秒對道路進行搶修。
據了解,地震發生以來,瀘定通往磨西鎮、康定通往磨西鎮的國省干道已經全部恢復暢通,交通部門正在進行縣道的搶修工作。
受傷群眾被救出后,醫療救治即刻展開。
9日上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兒科重癥監護室內,手術后的小馨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醫院兒科主任夏成在病床旁查看孩子的恢復情況后,欣慰地說:“娃娃手術很成功,目前狀態比較穩定。”
夜幕降臨,國網石棉縣供電公司“光明金熊貓”志愿者們便在安置點開啟送燈服務。
“大哥,天色已經暗下來了,給您送盞馬燈,晚上方便些。”躺在床上正刷著手機的中年男子起身接過志愿者魏建手中的燈,在魏建的指點下將燈蓋往上一拉,燈瞬間亮了起來。
9日白天,記者來到瀘定縣、石棉縣多個受災群眾安置點,看到安置工作井然有序,米、面、菜、飲用水等生活物資充足,受災群眾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你看,今天中午我們準備炒青椒肉絲,還有炒苦瓜和番茄豆花湯!”9日中午,在石棉縣王崗坪鄉一處安置點,記者被村干部拉到安置點的臨時炊事班。旁邊12口黑色大鍋伴著熊熊的柴火,有的在蒸飯,有的在煮肉,一旁七八名婦女站在一排案板前忙活著。
記者9日從財政部了解到,財政部、應急管理部8日再次預撥1.5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四川省進一步做好瀘定地震救災工作。加上9月5日已緊急預撥的5000萬元資金,中央財政共預撥資金2億元,由四川省統籌用于應急搶險救援和受災群眾救助工作,重點做好搜救轉移安置受災人員、遇難人員撫恤、排危除險等應急處置、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和應急整治、倒損民房修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