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學會理性的判斷
??二戰期間,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提出的戰機修復的觀點,無疑給我們很好地啟示,那就是要學會理性的判斷。
??實際上,一個人能否理性的科學的判斷是很重要的。對于一個人,在他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能否正確的判斷往往決定著他的人生成敗。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決策人能否避免失敗則更為重要,因為決定著他所掌控的企業或國家的命運。
??很多人的失敗,在于盲目的跟隨潮流,缺乏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判斷。比爾蓋茨、喬布斯、馬云等幾條成功的經驗,足以讓許多人情緒激昂,覺得成功的未來已經在召喚自己。其實,殊不知成功遠非想象的那么簡單。每一個成功的案例都是不可復制的。一個人,由于性格缺陷,情感拖累,甚至自身的狹隘和狂妄,導致事業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因此,一個人要避免失敗,應該靜下心來,認真的想想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找到影響自己事業發展的軟肋,找找導致自己失敗的性格原因。
??能否科學的選擇和判斷,在于自己對自身所處的外在環境和內在的素質深入了解,在于能否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判斷,在于自己有沒有獨到的眼光。沃德之所以能夠科學理性的判斷,在于穿透“幸存者的信息”,即關注沒有返航回來的飛機信息,而不是僅僅歸來飛機的現象所迷惑,冷靜的思考導致飛機不能返航的因素,從而科學的決策如何加強對戰機的防護。一個科學的決策,不能是簡單的模仿,也不能受媒體的炒作、大眾思維所干擾。拿教育界來說,很多學校為了盡快的成名,盲目的迷信所謂全國名校的成功經驗。結果名校是名利雙收,自己卻累得疲憊不堪。當年***主席,正是撥開黨內教條主義迷霧,正確分析中國社會形勢和社會狀況,從而為中國革命探索出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當自己成功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而那些自我膨脹,覺得忠言逆耳,既然給自己種下了失敗的種子。當失敗的時候,我們要看到自己的優勢,重新尋找新的發展起點。在順境時,我們要學會整合好自己的資源,為下一個成功打下基礎。逆境時,我們要韜光養晦,蓄勢待發,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這樣我們就能使自己判斷和選擇符合理性,合乎規律,以找到成功的答案。
??是的,沃德的判斷教會我們許多,其中包括可能忽略的信息,對于判斷的重要。
2、力排眾議,需要怎樣的認同
羅小維
面對戰斗機機身的累累彈痕,人們憑直覺都會認為應該在這些地方加強防護,但統計學家沃德卻力排眾議,提出了與眾不同的意見。“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相對于二次世界大戰中波瀾壯闊的眾多戰役,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小插曲,但它依然耐人尋味,引人深思。但我們從沃德這一成功案例中學到的,絕不僅僅是統計學上的“幸運者偏差”。
二次世界大戰對于交戰國家來說,不僅是飛機大炮的較量,不僅是軍事實力的抗衡。從根本上說,戰爭的殊死搏斗,考量著各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戰爭的生死存亡,更是考驗著一個個民族的智慧。統計學家沃德在眾口一詞的背景下,力排眾議,提出對戰機有效防護的舉措,是非常重要的;比這更重要的,這些意見和舉措居然能夠被對立者所接受。當優秀人才能夠提供杰出的智慧,他的智慧能否被周圍人們所接受,他的智慧能否變成眾多人共有的智慧,也許是一個群體、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更為重要的綜合實力。
我們應該認識到,沃德能夠力排眾議的底氣,來自于他思維方式的縝密嚴謹,來自于他作為統計學家的***理性,也來自于他精神人格的獨立堅定。我們還需要清醒認識到,沃德與眾不同的思維與人格,是得到了其他眾多不同意見者的充分認可,積極采納。如果說沃德力排眾議,具有足夠的學識底氣和質疑勇氣,讓我們非常敬佩;而那些最初與沃德持不同意見的人,后來能夠放棄自己的意見轉而支持沃德,他們的轉變和胸懷,他們尊重科學,理性選擇,更值得我們敬佩。我們為沃德獨具才識、力排眾議點贊,我們更要為那些包容沃德并接受沃德意見的人點贊!
沃德成功的案例,讓我們進一步想到,一個團隊、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對于那些特立獨行、高屋建瓴的優秀人物,應創造怎樣的環境和機制?沃德提出“戰機防護”方案并得以實施,既歸功于沃德獨具才識,也歸功于人們對于不同意見的尊重和采納。只有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胸懷,只有具有科學理性的選擇態度,一個群體或國家才能共同建構成功。透過沃德這一成功的背后,我們應該意識到,證明沃德是正確的,不僅取決于沃德自身的卓越才識,更取決于一個群體的對待卓越才識的態度,一個社會對杰出人物的接納,一個國家對真知灼見的認同。
3、學會讓你的思維轉個彎
材料中,眾人認為應該加固“彈痕多”的部位,這是習慣性的補“短板”思維。事實上機身彈痕累累的飛機飛了回來,只有引擎中彈的飛機才會機毀人亡,所以沃德的觀點是正確的,最需要加固保護的是飛機的引擎。
許多時候,人的思維的“焦點”,其實只是事實的一個點、一條線、一個面;如果不加辨別、不換個角度思考,就會掉進思維陷阱,陷入僵局。這樣有時候就會使簡單問題復雜化,即會犯傻,變得愚蠢。下面就講兩個“聰明”人犯傻的故事。薩達姆聽到美國新聞無數次播出“我們無法知道薩達姆·侯賽因是否還活著”,就給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傳遞了一個紙條:“37OHSSVO773H”。小布什看不懂,就將紙條先后交給國務卿科林·鮑威爾、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哈佛大學解讀,都無法破解。于是美國就向英國軍情處求救。英國軍情六處立馬回復白宮:“告訴總統先生,他把紙條拿反了!”。而“37OHSSVO773H”反過來看就是“HELLOASSHOLE”——英文意思是“你好,***!”
還有一個與此類似的故事。招聘現場,博士、碩士精英云集,精深的***知識,讓他們都以為非我莫屬。然而,他們幾乎全被兩道考題難住了:“18+81=6()”,“6×6=1()”。任憑他們運用任何高深的運算,最后得出的結論都是無解,大都交上白卷。只有一個人把卷子倒過來看了看,無解的題竟變成了:“9()=18+81”,“()1=9×9”,于是有了答案:9(9)=18+81;(8)1=9×9。換個角度看,問題就這么簡單地解決啦,這就是逆向思維的魅力!
有時候打破常規思維,或許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已為之逆轉,甚至會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奇跡來。以上材料和故事啟示我們:生活中要學會讓思維轉彎。讓思維轉個彎——說文點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說俗點就是腦筋急轉彎。當然平時我們玩腦筋急轉彎的游戲是耍小聰明;而讓思維轉個彎,則講的是人生的大智慧。
學會讓你的思維轉個彎,就好象我們除了向前走,還要學會向左向右走,甚至遇到絕路還要向后走。人的思維往往是直線的,愛走直路。而人生處事如行路,常有山水阻身前。行不通時,有些人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最后蠻力耗盡,無功而返;而有些人知道讓思維轉個彎,在絕路面前換一條路走,也許是:花好月圓并蒂蓮,風輕云淡星滿天,走出精彩的人生。
2017衡水重點中學狀元手寫筆記高中版數學
作者:爾悅
當當廣告
購買
董卿: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
作者:喬瑞玲
當當廣告
購買
人性的弱點(薛之謙推薦)
作者:戴爾·卡耐基著,陶曚譯
當當廣告
購買
人間滋味
作者:汪曾祺著,文通天下出品
當當廣告
購買
草房子
作者:曹文軒
當當廣告
購買
新東方零基礎開口說英語英語口語一本搞定
作者:新東方英語研究中心
當當廣告
購買
4、幸運者偏差
作者:孫增妍
著名的數學家瓦爾德在二戰時因排除眾議建議美軍在飛機引擎處安置裝甲,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美軍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產生了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論。通俗地講,就是人們常常偏信來自于幸存者的資料、數據,而不去探究“死亡者”的信息,因而資訊與真實情況存在偏差。現實生活中,小到個人生活大到商業運作,“幸存者偏差”現象無處不在。
作為學生,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擇校、選擇補課班。家長們選擇的標準通常依靠的是升學率、高分學生的數量和成績,而不去看低分學生的占比和分數,更不去考慮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師資力量、和是否因材施教。盡管家長們都知道每個學生都是有獨立個性、學習習慣、興趣特長的個體,也承認很多優秀的學生本身就是天資過人,但由于“幸存者偏差”的誤導,他們仍一葉障目,心存僥幸。
天對于全中國975萬考生來講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寒窗苦讀數十載,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為的是什么?就是為了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知名學府。因為家長和考生們看到以往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能找到好工作,擁有較同齡人更高的收入。可是,正因為“幸存者偏差”效應,媒體爭相報道的都是高等學府優秀畢業生的案例,而不去追蹤、探究那些畢業即失業的學生現狀。畢竟,社會鼓勵宣揚正向、積極的思想,以慰藉讀者,給人以希望。這就給普通老百姓造成一種錯覺,即頂尖名校畢業的所有人都是優秀的。
那么,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從中國頂尖學府畢業的學子怎么會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一般、收入平平呢?這里面其實同樣蘊含著“幸存者偏差”現象。從大的概率上講,人們普遍認為學習好,就能考上知名大學,就會擁有一片光明的就業前景,因而擁有完美人生。可人們往往不知道或選擇不聽、不看、不相信,很多僅僅關注學習成績的學生,由于知識面狹窄被擠出職場;由于興趣貧乏、不擅長與人溝通、合作,余生寡味;甚至,一些成績優秀,習慣被人仰視的畢業生,人生中遭遇一點小挫折就選擇結束生命。
跳出個人學習、生活的小視野,放眼看社會,理順一些商業發展的規律、脈搏,不難發現,很多人和事的失敗往往是由于受“幸存者偏差”的影響。拿從前年開始在全國各地上演的如火如荼的共享單車來舉例。當一些共享單車初現成功的時候,很多人覺得自己看明白了盈利者成功的商業模式,也順而跟風為之,可忽略了其他做該項目失敗者的經驗教訓和諸如市場飽和率、占有率的問題。
為“幸存者偏差”,人們常常以偏概全,結果導致跟風而上、一味效仿,而不去正視“死亡者”、“失敗者”的經驗教訓。即便是特效藥,也只是對某一部分群體有效,不可能對所有人都奏效。即便是成功的商業模式,也是經過不斷歷練、修正建立的,而不能一味盲目照搬。道理其實每個人都懂,“幸存者偏差”這個理論,人們雖然以前可能不知道它的確切名稱,但也略知其中道理,只是人們傾向于從主觀上選擇讓自己輕信“幸存者”的經驗、教訓,而不愿意聽“死亡者”說話,畢竟,他們也不能說話。
逆向思維,大有可為
張大煒
彈痕多的地方不需要加強,因為不妨礙返航;彈痕少的地方卻需要加強,因為這些地方容易遭受重創。沃德大膽逆向思維,事實證明卻對,這就告訴我們:逆向思維,大有可為。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扁鵲說:“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鏟除了病根。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癥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他們看到我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聞天下。”魏王大悟。人們歷來驚嘆力挽狂瀾,卻往往漠視防患未然,就是因為看不到本質而只看表面。當然,扁鵲早就看出蔡桓公有病的,這是他的自謙。
還有個小故事,大概意思是說有群小海龜要上岸,可害怕遇到自己的天敵雄鷹來傷害它們,于是有一只先行上岸觀察。雄鷹如期而至,將早已準備好的利爪向小海龜無情伸去,在這攸關性命的危急時刻,一個漁民挺身而出趕走了等候獵物多時的雄鷹,小海龜得救了。其他小海龜自信沒有危險,安心地悠閑地上岸。可小海龜們錯了,它們低估了雄鷹的耐心與毅力,在毫無防備地爬上海灘之時,它們用生命報償了雄鷹等待過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漁民真愚蠢!本想救一只,結果害一群。這就是好心辦壞事,只是想當然的一廂情愿,他不知道個體犧牲是群體保全的必要代價。
黑奴販運史上也有類似的悲劇。奴隸販子為了在一艘船上盡可能地多裝載黑奴,竟然扒光他們的衣服,甚至減少必要的食物和水源。這導致大量黑奴因為饑餓、缺水、憋悶和疾病而死。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買主只算入口,按人頭付錢,即使死了也算。后來買主們覺得不劃算,于是逆向思維,改為按出口算,只有活著并且健康才付錢。為了利益最大化,奴隸販子們不得已只能找健康的,還得管吃管喝管醫療,還得保持船艙通風。現在的非洲裔美國公民在田徑、籃球、拳擊甚至政治上都大有可為,是否與當年改善的運輸政策有關呢?
當然,懂得逆向思維的人也不少,自然包括圣人。***為了證明自己是******的世俗代言人,要顯神跡給眾人看。他說,我要讓山來到我的面前。但是坐了一會兒,他就起身跑到山前,然后就宣布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夠移動山的***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可能就是最早的相對論吧。教眾們并沒有覺得受到了欺騙,反而因為他的豁達和睿智而更加崇拜。其實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或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移山大法“啟示人們: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就改變自己。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威力。
數學中有反證法,就是先假設一個前提是正確的,在此基礎上推導出一個顯然荒謬的結論,從而從反面證明前提的不成立。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物體落得快,輕的物體落得慢,竟然2000年來無人質疑。直到伽利略的出現。他不僅在比薩斜塔做實驗,還進行了邏輯推演:把一個大鐵球和一個小鐵球用一根鐵鏈連起來,一起往下扔。根據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大球落得快,小球落得慢。結果小球被大球拉快,大球被小球拖慢,整體速度應該在單獨的大球和小球之間。但是倆球加起來比大球更重了,速度應該更快才是啊?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偉大之處。
廣場前有片草坪,時間長了被抄近道的人踩禿了一溜。有人主張立塊牌子“嚴禁踩踏”,有人卻主張把它開出一條路。兩種主張,截然相反,兩種境界,高下立判:前者固執己見,不知變通;后者逆向思維,順勢而為。其實路是人走出來的,也只是為了方便,就看你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草為本”。
當一扇門推不開的時候,不妨換個思維,試著拉一下(甚至有的門里外都標著一個“拉”字,這避免了有人用力推門可能給另一邊的人帶來不必要的傷害)。“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有時候更需掉轉頭往回走,你就會發現,逆向思維天地寬,大有作為可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