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和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1套宣紙郵票是《中國古代書法——行書》。
中國第一套宣紙郵票《中國古代書法——行書》于2010年5月15日在夾江發(fā)行,共一套6枚,內容選取了天下三大行書,分別為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朝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北宋蘇軾的《黃州寒食帖》。
該套郵票由中國著名設計家王虎鳴先生設計,在印制技術及紙質方面首次采用宣紙作為印刷材料,突破了傳統(tǒng)的印刷紙張,這在郵票印制史上尚屬首次。
擴展資料: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1套宣紙郵票的宣紙采用擁有國內發(fā)明專利的熒光防偽技術,使宣紙郵票具備了很強的防偽功能和視覺效果,實現了傳統(tǒng)宣紙工藝達到現代化大生產印刷的技術要求。
此次宣紙郵票的印制以現代工業(yè)的印刷技術和傳統(tǒng)的宣紙工藝為媒介,使古老的書畫藝術在方寸間得以展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宣紙郵票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中國古代書法-行書》小版,于2010年發(fā)行。
《中國古代書法-行書》郵票共6枚,包括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所書《祭侄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各2枚連體郵票。
這套以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和蘇軾《黃州寒食詩貼》“天下三大行書”為題材的宣紙郵票的誕生,實現了宣紙與郵票的結緣聯姻的夢想。
它們的珠聯璧合是文化藝術的一次盛事,開創(chuàng)了郵票方寸天地的新紀元,揭開了中華文化藝術傳承的新篇章。作為中華書畫藝術千年傳承載體的宣紙,其手工***的諸多特性卻與現代的印刷工藝難以融合。
宣紙郵票發(fā)行的意義
這套用宣紙印制的《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方寸間吐納中華千古書法藝術。“顏筋柳骨”的高貴氣質,再顯“紙壽千年”的神奇,彌補了不能用宣紙做郵票的缺憾,使中國的書畫藝術通過一枚枚精致的郵票得以更廣泛、更久遠的弘揚與傳承。
宣紙郵票必將成為世界郵票大家庭中的新貴,成為廣大集郵愛好者手中的珍品,成為最具中華文化“妙味”的、最靚麗的“國家名片”。
一、第一套宣紙郵票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2010年2010-11《中國古代書法-行書》小版。
中國郵政早在2004年就開始研制怎么用宣紙做郵票,最終成功在2010年5月15日,發(fā)布了一套6枚,內容是天下三大行書的(《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第一套宣紙郵票小版。
郵票發(fā)行前期,《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樣票曾提前陳列于上海世博會,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駐足觀賞。因為常見的郵票材質多為普通紙質,而該套郵票首次將“國家名片”與“國寶宣紙”的進行了完美結合,不僅彰顯了安徽宣紙“紙壽千年、墨潤萬變”的獨特魅力和盎然生命力,更完美體現了宣紙和郵票共有的歷史傳承價值,所以也具備了很高日后的收藏鑒賞和升值潛力,必將受到廣大收藏愛好者的追捧。
二、郵票的材質
郵票用紙的三大類是:道林紙、白報紙和土紙。郵票的紙質是區(qū)別郵票的版別、印次、以及鑒別郵票真?zhèn)蔚闹匾罁K∈窃谠旒堖^程中,用水印輥滾壓初步膠水的紙漿,以干燥后形成潛影圖文,迎光透視可見;具有這類潛影的紙張為有水印紙,具有防止偽造的作用,宜用于印制郵票及其它票證。
郵票紙表面上有涂料,紙面細膩,光滑,吸墨性強,印出的郵票色澤好,圖案清晰,如果用一般的紙印刷郵票,會出現著墨不均勻,票面模糊不清,沒有光澤等現象,同時,也不易使整張郵票分離。
所以此次宣紙郵票的發(fā)行,無論內容還是質地都體現出了精細的***工藝和優(yōu)美的藝術氣息,這對于世界郵票發(fā)展史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2010年2010-11《中國古代書法-行書》。“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由國家郵政局發(fā)行,一套6枚,主圖分別為蘭亭序(局部)、黃州寒食詩(局部)、祭侄文稿(局部),面值均為1.2元。
中國第一套宣紙郵票《中國古代書法——行書》于2010年5月15日在夾江發(fā)行,共一套6枚,內容選取了天下三大行書,分別為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朝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北宋蘇軾的《黃州寒食帖》。該套郵票由中國著名設計家王虎鳴先生設計,在印制技術及紙質方面首次采用宣紙作為印刷材料,突破了傳統(tǒng)的印刷紙張,這在郵票印制史上尚屬首次。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中國古代書法——行書》特種郵票是全球首套宣紙郵票。這是國寶宣紙和國家名片的完美結合,同時也是郵票國家郵政局首次批準在其辦公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向全國發(fā)行,其中小版票***發(fā)行。被中國文化藝術品對外交流中心選作2010年傳統(tǒng)文化對外交流國賓禮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知識普及:
1、宣紙郵票的防偽技術
郵票宣紙還采用擁有國內發(fā)明專利的熒光防偽技術,使宣紙郵票具備了很強的防偽功能和視覺效果,實現了傳統(tǒng)宣紙工藝達到現代化大生產印刷的技術要求。
2、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二套宣紙郵票
中國郵政于2011年4月15日發(fā)行《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特種郵票1套4枚,分別為西晉陸機《平復帖》、東晉王羲之《初月帖》、唐朝張旭《古詩四帖》和唐僧人懷素《自敘帖》,面值均為1.20元。此套郵票有兩種版式:一種為整張12枚,另一種為宣紙品種整張為8枚。這是繼2010年5月15日中國郵政全球發(fā)行首套宣紙材質特種郵票《中國古代書法—行書》之后的第二套宣紙郵票。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中國古代書法-行書》小版,于2010年發(fā)行。郵票共6枚,包括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所書《祭侄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各2枚連體郵票,面值均為1.2元。它是國家郵政局繼發(fā)行篆書、隸書、楷書郵票之后,發(fā)行的又一套書法題材郵票。
該郵票在印制技術及紙質方面首次采用宣紙作為印刷材料,突破了傳統(tǒng)的印刷紙張,是全球首套宣紙郵票。由于每張宣紙都是手工***出來的,密度和厚度都不一樣,每一套郵票都有差異性,因此每套郵票都是獨一無二的。
郵票宣紙還采用擁有國內發(fā)明專利的熒光防偽技術,使宣紙郵票具備了很強的防偽功能和視覺效果,實現了傳統(tǒng)宣紙工藝達到現代化大生產印刷的技術要求。此次宣紙郵票的印制以現代工業(yè)的印刷技術和傳統(tǒng)的宣紙工藝為媒介,使古老的書畫藝術在方寸間得以展現。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2010年5月15日。宣紙,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民間傳說,東漢安帝建光元年,東漢造紙家蔡倫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yè),很想造出一種世上最好的紙,為師傅畫像修譜,以表懷念之情。但年復一年難以如愿。
一天,孔丹偶然看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倒在溪邊。由于終年日曬水洗,樹皮已腐爛變白,露出一縷縷修長潔凈的纖維,孔丹取之造紙,經過反復試驗,終于造出一種質地絕妙的紙來,這便是后來有名的宣紙。宣紙中有一種名叫“四尺丹”的,就是為了紀念孔丹,一直流傳至今。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
好了,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多媒體郵票是、中國郵政發(fā)行的第一套宣紙郵票是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