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米加一筆是什么字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米加一筆是什么字3個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米加一筆:來。
來
拼音:lái,部首:一,筆畫:7,繁體:來,五筆:GOI。
釋義:
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
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
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
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
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
7、來著。
8、未來的。
9、姓。
10、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
11、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
12、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
組詞:來到、本來、從來、原來、回來、都來、再來、來回、來去、起來、來人、來往。
筆順
擴展資料:
一、來到[láidào]
釋義:
1、從一處移動到某一目的地。
2、在某一時間來臨或發生。
3、進入一種特定狀態。
二、本來[běnlái]
釋義:
1、屬性詞。原有的。
2、原先;先前。
3、表示理所當然。
三、從來[cónglái]
釋義:從過去到現在(多用于否定式)。
四、原來[yuánlái]
釋義:
1、開始的時候;從前。
2、屬性詞。起初的;沒有經過改變的。
3、表示發現真實情況。
五、回來[huílái]
釋義:
1、從別處到原來的地方來。
2、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到原來的地方來。
米字加一筆:釆、來。
1、米加一撇:釆。
釆讀作biàn,是象形字,模擬獸爪留下的印跡,引申為分辨。也讀作biǎn,指獸爪。釆極易與“采”弄混,“釆”是“撇”下面就是“米”,而“采”是由“爫”和“木”組成。
2、米加一橫:來。
來,讀作lái,屬于常用字。本意是指小麥,假借為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如:來回、來往、過來,又引申為表示“從過去到現在”、“現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之意等等。
擴展資料:
來組詞示例如下:
1、從來[cónglái]
從過去到現在(多用于否定式):他從來不失信。這種事我從來沒聽說過。
2、原來[yuánlái]
開始的時候;從前:現在的日子比原來好多了。
3、進來[jìnlái]
從外面到里面來:你進來,咱們倆好好談談心。門開著,誰都進得來;門一關,誰也進不來。
4、回來[huílái]
從別處到原來的地方來:他剛從外地回來。他每天早晨出去,晚上才回來。
5、往來[wǎnglái]
去和來:大街上往來的車輛很多。
6、來人[láirén]
臨時派來取送東西或聯系事情的人:收條兒請交來人帶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來
1、米字加一筆:釆、來。
2、米加一撇:釆。釆讀作biàn,是象形字,模擬獸爪留下的印跡,引申為分辨。也讀作biǎn,指獸爪。釆極易與“采”弄混,“釆”是“撇”下面就是“米”,而“采”是由“爫”和“木”組成。
3、米加一橫:來。來,讀作lái,屬于常用字。本意是指小麥,假借為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如:來回、來往、過來,又引申為表示“從過去到現在”、“現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之意。
米加一橫:來。
拼音:mǐ
注音:ㄇ一ˇ
部首:米部
部外筆畫:0畫
總筆畫:6畫
五筆:OYTY
倉頡:FD
鄭碼:UF
四角:90904
結構:單一
電碼:4717
區位:3555
統一碼:7C73
筆順:丶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釋:
1、谷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小米。
2、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姓。
相關組詞:
千米[qiānmǐ]
長度單位,等于1000米。
白米[báimǐ]
經過碾制程度較精細的米粒。
大米[dàmǐ]
稻谷脫殼后為大米
玉米[yùmǐ]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葉子長而大,花單性,雌雄同株,子實比黃豆稍大。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之一。
淘米[táomǐ]
用水把米中的臟東西沖洗掉。
米加一筆是什么字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米加一筆是什么字3個、米加一筆是什么字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