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頭飲食/郝顯
上半年三元股份實現營收42.6億元,同比增長6%;實現歸母凈利潤8787萬元到9987萬元,同比減少32%到40%;經追溯調整后,同比減少48%到54%。
凈利潤大幅下滑與上半年并表的首農畜牧有很大關系,在原材料大幅上漲的大背景下,前兩年業績突飛猛進的首農畜牧利潤開始大幅下滑,連累了三元股份。而首農畜牧是從控股股東手中買過來的,從市盈率來看,買得并不便宜!
2018年以來,三元股份不斷通過外延式并購進行多元化,現在來看,公司的多元化業務增長已陷入停滯,當初寄予厚望的標的業績都差強人意,有的還成了公司的包袱。
首農畜牧剛并表就“爆雷”?
三元股份在業績預告中將凈利潤下滑歸結于多元化業務,稱一月份合并首農畜牧后,受豆粕、玉米、苜蓿等飼料價格大幅上漲因素影響,首農畜牧周期性成本上升,導致上半年利潤同比大幅下降。此外,公司投資板塊餐飲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業績同比下滑嚴重。
投資板塊餐飲業務主要指三元股份投資的北京麥當勞、三元梅園食品等公司,北京麥當勞主營快餐,三元梅園主營批發零售預包裝食品,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
再來看首農畜牧,2021年11月,三元股份收購了首農畜牧46.37%的股權,加上之前的股份持股達到51%,正式將首農畜牧收入囊中。
首農畜牧主營業務為種牛培育、奶牛養殖、原料奶生產及銷售等。2020年首農畜牧55%的營收來自與三元股份的關聯交易,45%的營收來自外部。合并報表后,抵消內部交易后預計將為上市公司增加營收5億元左右。
由于股權交割2022年1月才完成,首農畜牧2022年1月起才納入報表合并范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2月份以來,豆粕價格的確出現了大幅上漲,玉米價格相對平穩,5月份也出現較大漲幅。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影響到了首農畜牧的凈利潤,在港股上市的優然牧業同樣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出現毛利下滑。
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使得三元股份剛并表就遭到了“雷”,現在回過頭來看這起關聯交易,其中的問題并不少。
交易的對手方三元種業(***41.74%股權)為三元股份的控股股東首農食品集團下屬控股子公司,另一對手方星實投資(***4.63%股權)同樣屬于關聯方。相當于上市公司從控股股東手中購買資本,三元股份收購46.37%的股份支付的對價為11.29億元,給出的條件相當優厚,交易方式上完全采用現金支付,且未設置任何業績承諾。
再看交易估值,截至2021年5月31日,首農畜牧經審計的賬面凈資產為21.54億元,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24.34億元,評估增值2.8億元,增值率為12.98%。
根據此前披露的財務數據,2020年首農畜牧合并口徑的營收為22.14億元,凈利潤為2.08億元。2021年前5個月合并口徑的營收為10.54億元,凈利潤為8043.76萬元。從前五個月來看,2021年凈利潤與2020年持平,按照2.08億元凈利潤估值的話,并購市盈率達到了近12倍。
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在港股上市的現代牧業及優然牧業股價均出現持續下滑,目前現代牧業市盈率不到7倍,優然牧業則僅為5倍,市場對牧業公司今年業績下滑已經提前做出了反應。
回頭來看,2021年上半年正好是近幾年牧業公司估值高點。從2015年到2018年,生鮮乳均價橫盤了四年時間,2018年起生鮮乳均價進入上升周期。從上市公司來看,現代牧業2019年起才扭虧為盈,業績開始大幅增長,其后股價短期內暴漲,到2021年初達到近年高點。
首農畜牧跟現代牧業類似,2018年虧損7895萬元,2019年才扭虧為盈,2020年凈利潤大幅增長151%至2.08億元。
首農畜牧由三元集團發起成立,2012年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三元種業法人獨資企業,2013年引入CLARINDALEINVESTMENTSPTE.LTD,后者出資7億元,占40%的注冊資本。值得注意的是CLARINDALEINVESTMENTSPTE.LTD成立于2012年,成立后就入股了首農畜牧,目前已處在清盤狀態。根據天眼查數據,這家機構成立以來只投了首農畜牧一家公司。
2019年三元種業、三元食品與星石投資分別受讓后者30.74%、4.63%、4.63%的股份,這次股權***中,首農畜牧估值21.58億元,如果從市盈率角度看,這一估值顯然是高估的。
去年底三元股份并購首農畜牧時,估值提升至24.34億元,相比上一次***估值提升約13%。在行業周期和業績高點,控股股東將首農畜牧賣給了三元股份。
多元化不順利參控股公司成包袱
從2018年以來,三元股份就在不斷多元化!
2018年初收購了法國BrassicaHoldings公司,該公司主要產品為健康黃油涂抹醬系列及植物酸奶、飲料、甜品、水果混合產品等。通過這次收購,三元股份豐富了食品飲料產品線。
2020年以來,三元股份通過多次收購控股了首農畜牧,后者主營業務為種牛培育、奶牛養殖、原料奶生產及銷售等。
2020年收購了艾萊發喜5%股權,2016年三元股份從關聯方手中收購艾萊發喜90%股權,通過這次收購持股達到95%。艾萊發喜主營業務為冰激凌,“八喜”為其旗下品牌。
2021年液態奶、固態奶、冰激凌、涂抹醬營收占比分別為62%、10%、17%、10%。固態奶、冰激凌等業務合計貢獻了37%的營收。當年液態奶和冰激凌分別增長11%及10%,固態奶和抹茶醬營收則分別下滑18%和9%。
三元股份的多元化業務一直不太順利。近幾年固態奶業務營收一直在下滑,冰激凌業務及涂抹醬業務營收也處在增長停滯狀態。
2021年其12家參控股子公司中,虧損企業達到4家。其中對凈利潤貢獻最大的艾萊發喜,2020年并購時,原股東承諾2020年到2022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24億元、1.39億元、1.53億元,而2020年艾萊發喜凈利潤僅為4025萬元,2021年凈利潤為1.15億元,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
2018年為了收購BrassicaHoldings,三元股份大量舉債,其長期借款從前一年的3.45億元增至32.45億元,此后有息負債就維持高位。而實際控制BrassicaHoldings旗下資產的香港三元2019年至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4638萬元、4523萬元和1409萬元,遠低于每年1.5億元左右的財務費用。
控股的湖南太子奶集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則是另一個包袱,三元股份原本持有其60%股權,由于太子奶二股東新華聯遭遇困境,其持有的40%股權被拍賣,經歷了首拍無人問津后,第二次拍賣中三元股份折價接盤。太子奶主營含乳飲料,2021年虧損6140萬元,2020年虧損3726萬元,在乳飲料產品老化的大背景下,太子奶恐怕是另一塊燙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