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法桐小苗市場前景如何這個問題,種植法桐前景怎么樣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供給傾于過剩
隨著城市化的逐漸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提升,國家對對國土綠化、環境治理的重視,綠化苗木行業逐漸發展。從綠化觀賞苗木產量及花卉種植面積,全國分樹種分地區苗木供給,種用苗木出口供給等角度來看我國綠化苗木供給情況。
從綠化觀賞苗木產量及花卉種植面積來看,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數據,2015-2018年,我國綠化觀賞苗木產量整體變化不大。2018年我國綠化觀賞苗木產量為117億株,較2017年有所下降。以5%的復合增長率測算2019年我國綠化觀賞苗木產量為123億株。相對于綠化觀賞苗木生產,我國花卉種植面積持續擴大,2018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為163.28萬公頃,同比增長12.69%。以8%的復合增長率測算2019年我國花卉種植面積為176萬公頃。
從全國分樹種苗木供給情況來看,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比較于往年,此次苗木供應嚴重過剩的樹種較多,達30種,其中包括龍柏、枸杞等;供應嚴重不足的有5種,其中包括桉樹、葡萄等。
從全國各地區分樹種苗木供給情況來看,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供應嚴重過剩樹種最多的地區為西北地區,達到27種,其次為華東地區,達到20種;供應基本平衡的樹種最多的地區為華南地區。達到15種,供應嚴重不足的樹種最多的地區為西南地區,達到8種。
從種用苗木出口情況來看我國綠化苗木行業供給,近年來,我國種用苗木行業進出口總額總體呈現波動下降態勢,2019年全年種用苗木進出口總額為9934.87萬美元,同比下降5.82%。我國種用苗木貿易處于逆差狀態,但貿易逆差趨于下降。2019年貿易逆差為1058.43萬美元。
2018-2019年,中國種用苗木行業出口金額呈上升趨勢,2019年種用苗木行業出口金額為4438.22萬美元,同比上升1.00%。2020年1-3月,中國種用苗木產品出口金額為1370.48萬美元。
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2018-2020年,草本花卉植物種子出口比重加大,2019年達到39%,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2020年第一季度,草本花卉植物種子出口比重達到45%。表明我國草本花卉植物種子供給較為充足。
華東地區需求大
從苗木市場需求結構、苗木進口、全國地區苗木的實際使用量來分析我國綠化苗木需求狀況與趨勢。
從苗木市場需求結構來看,據愛淘苗平臺統計,落葉喬木是需求頻次最高的大類,占比為31%;其次是灌木,占比為30%;常綠喬木占比為16%;地被/花草類占比為15%。
從種用苗木產品進口情況來看,據海關總署,2018-2019年,中國種用苗木行業進口金額呈下降趨勢,2019年種用苗木行業進口金額為5496.65萬美元,同比下降10.69%。2020年1-3月,中國種用苗木產品進口金額為4370.78萬美元。表明我國國內生產逐漸能夠滿足種用苗木需求。
從進口產品結構來看,相對于其他種用苗木,草本花卉植物種子進口金額較大,2018-2020年,草本花卉植物種子進口比重加大,2019年草本花卉植物種子進口比重達到71%,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2020年第一季度,草本花卉植物種子進口比重達到89%。
從2020年全國地區苗木的實際使用量情況看,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造林工程停工或延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預計2020年全國苗木的實際使用量會有所下降,約為126億株左右。對于全國各地區2020年度華東地區苗木需求,國家林業和草原認為,作為我國綠化苗木重點地區的華東地區,華東地區圍繞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重大行動,出臺并穩步推進了江蘇森林資源保護工程,山東森林城市創建等工程,華東地區將對珍貴樹種、闊葉彩色樹種、大徑級樹種、良壯珍貴鄉土樹種等有較多的需求。預計2020年華東地區苗木的實際使用量與以往基本持平,約為31億株。西南地區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對各類苗木的需求依舊很大,尤其是對中短周期樹種的需求較為明顯。預計2020年西南地區苗木的實際使用量會與往年基本持平,約為22億株。
三球懸鈴木(Platanusorientalis?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是二球懸鈴木的親本,高可達30米,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千頭椿是苦木科、臭椿屬、臭椿的栽培品種。千頭椿因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廣泛的園林用途,可在園林綠化、風景園林及各類庭院綠地中設計配置。千頭椿也可作很好的庭蔭樹、觀賞樹或行道樹。
日本小檗是小檗科小檗屬植物。原產日本,是小檗屬中載培最廣泛的種之一,中國大部分省區、特別是各大城市均有引種栽培。適應性強,喜涼爽濕潤環境,耐旱,耐寒,喜陽,能耐半陰,光線稍差或密度過大時部分葉片會返綠。中國常栽培于庭園中或路旁作綠化或綠籬用。
一、注重苗源的地域性
氣候對植物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法國梧桐、玉蘭、紫薇等樹種,在同為河北省地界的保定、廊坊一帶長勢良好,但在張家口地區則不能越冬成活;如同為垂柳,從保定市選購的苗木就沒有從張家口苗圃選購的苗木成活率高……
因此,苗源通常優先從當地苗圃選擇,如當地苗圃無合適苗源,再從相鄰、氣候條件相近的城市苗圃中選購,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二、拒絕有病蟲害的苗木
樹木未發芽前,許多苗木的病蟲害在此時較難察覺,樹體上潛伏的病菌和蟲卵不易被發現,如果是入行不深的采購者或許能被瞞過。
若遇上資歷深厚的采購者,則會從林地不同方向和位置上,抽取若干株苗木檢查病蟲害情況,在其樹干、地面落葉、當年新稍等部位進行檢查辨認:↓↓↓
■在樹干上觀察是否有蟲孔,樹皮下是否有蟲糞、木屑,是否有病菌感染所致的病斑(如楊、柳等樹木常見的爛皮病、潰瘍病等)。
■從地面落葉上進行觀察,看是否有被啃咬的痕跡、是否有穿孔、是否有病斑,這些癥狀只要仔細認真地觀察,在落葉上都能觀察到。
■再有就是觀察小枝,許多病害都在小枝上有癥狀出現,如病斑、枯梢、抽梢現象等。一般通過這三方面的結合進行觀察,就能發現問題。
三、了解苗木的移栽情況
通常苗圃用種子播種進行育苗,在出圃前對實生苗進行2-3次移栽,以促發須根,提高樹木移植的成活率。而有些苗圃為節省人力、物力而不進行移栽,這些小苗栽植后的成活率會大打折扣。資深的采購者會在選苗時隨機抽取2-3株備選苗木,用挖掘工具在苗木一側挖開土壤直到露出根系,通過查看主根的斷根情況以及側根、須根的生長情況進行辨別。
四、確定苗源的定植時間
一般來說,胸徑8-15厘米的商品苗是綠化工程中最常用的苗木,而一些苗圃為牟取暴利,低價從異鄉購進此類規格的苗木,截干定植1年后再高價賣出。這些苗木因栽植后樹體內積累的養分少,且根系受傷后還未完全恢復,成活率自然不會太好。資深的采購者會親自到現場仔細觀察詢問苗源的定植情況。
隨著全冠栽植樹木越來越被市場所推崇,一些苗圃為適應趨勢,將定植了多年的苗木全部截干、重新培養冠幅,1-2年后冠幅達到1米2米,正好達到全冠出售的規格。這兩種情況是需要進行區分的。
另外,由于近年來一些大規格常綠樹市場火熱,許多苗圃雇傭工人從山上或自然生長的林地中挖取野生山苗,如油松、云杉等,之后囤積到苗圃養護、出售。這類苗木因剛剛進行了移栽,樹體的生理機能還未完全恢復,養分積累也不充足,再次進行移栽,成活率相對要低。但因該類苗木定植后與定植了多年的苗圃苗沒有明顯區分,所以在選購時極易將這種苗木購入。
資深的采購者會通過以下三點分辨此類苗木:↓↓↓
■第一點是看支撐,常綠樹大規格苗木定植后,一般當年都要進行支撐,一到兩年拆除,如果要選購的苗木支撐還在,說明定植不滿三年,他們是不會選購的。
■第二點是看土球,一般常綠樹栽植土球都要淺埋,原有土球的上土面都暴露在外,如果打包土球的草繩、草片都還保留得很好,沒有漚爛,說明定植的時間較短,不滿三年。
■第三是看樹體的豐滿度及枝葉的長勢情況,山地苗因立地條件差,枝條量較少,葉子也相對干瘦,整體冠幅看起來不豐滿。五、分辨土壤類別
土壤的類別主要關系到帶土球移栽樹木的成活。通常情況下,帶冠栽植樹木及常綠樹栽植都要帶土球,土球的質量直接影響樹木的成活率。如果土質為砂性土,掘苗時很難帶土球,即便在掘苗時旋好土球,在運輸過程中稍一顛簸便會散開。
資深的采購者在選購需帶土球的苗木時,會用鐵锨挖開樹木下土壤查看土質,通過眼觀及用手攥握來識別土壤。這一點常被入行淺的采購者忽視,但對樹木的成活至關重要。
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