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正緊張有序施工。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香港與內地全面深入合作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培育國際化高端人才的集聚高地。 付海燕攝(人民圖片)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近日成立,成為全港規模最大的創科協作平臺。這一聯盟由多位知名學者和科創業界代表發起,旨在促進香港科研平臺和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為香港的科技創新發展作貢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成立儀式上致辭時表示,科技創新需要各方積極參與,香港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正好反映香港創科界上下一心,對香港未來的堅定信心。他相信聯盟一定能夠強化產業、學術、科研之間的交流合作,對香港創科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將科研成果推上更高臺階”
據了解,香港科技創新聯盟的顧問委員和理事會成員都是知名學者、科研界和產業界的翹楚,匯聚了香港的大學、研發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的協同力量。
聯盟成員將探討與香港科創相關的政策、發掘合作研發項目,為香港科創發展出謀獻策。聯盟也將協同香港特區***部門、產業界、學界、研究機構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平臺發展。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與中國銀行(香港)攜手創立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主要獎勵在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金融科技等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團隊。
“我相信獎項的設立將會鼓勵創科業界,特別是年輕一代,積極將科研成果推上更高臺階?!崩罴页硎?,他將帶領特區***全力全速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推進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產業鏈的結合和優勢互補,建設更蓬勃的創科生態圈,加快智慧城市發展,好好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把香港建成國際創科中心。
“創科將成為主要抓手之一”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離不開香港雄厚的基礎科研實力。目前,香港有5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國家兩院院士逾40人,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香港作為世界知名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國際化程度很高,海內外合作經驗豐富,可以為科技企業提供良好的成長氛圍。
在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黃玉山看來,“未來香港將形成‘南金融、北創科’的雙重心布局,創科將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之一。”
正是看到了科技賦予未來的機遇,香港特區***不遺余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過去5年,香港在基建設施、基礎研究、人才培訓、科普教育、成果轉化、投資初創等方面投入1500億港元。
在成果轉化上,李家超特意提到的智慧城市是一大亮點。2017年12月特區***出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3年后升級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對此,特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明確表示,“我們要做智慧城市,要做數字化***、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等,目的很簡單,讓香港的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科技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改變?!?/p>
“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對此,李家超明確指出,“我們必須把握好時代發展大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孫東表示,隨著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科研人才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國家級科技任務。香港科技創新發展迎來黃金時代,正成為大家的共識。
據悉,面向“十四五”,國家科技部將繼續推動國家科技計劃更大力度、更大范圍對香港和澳門***。今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通信、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對港澳新增***15個專項,大力支持更多愛國愛港愛澳科研人員深入參與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助力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
隨著國家政策層面積極支持香港科學家深度參與國家重大科技活動,香港創科加速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未來,香港繼續用好中央和國家科技部的一系列惠港新措施,加強與內地的創科協作,在人才、資金、技術、科研等方面推動科技創新的協作與發展,就必定能夠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科樞紐,為國家建設成為科技強國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