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蟲子,有些蟲子屬于益蟲,而有些蟲子卻屬于害蟲。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一種害蟲,這種害蟲的學名叫蠼螋,統稱“耳蟲”,別稱夾板子、剪指甲蟲、夾板蟲等,是一種傳說中非常可怕的蟲子。
“耳蟲”是一種革翅目的蟲子。在白天的時候,它們會隱藏在土壤、石塊、枯枝或垃圾下面,而到了夜晚的時候,它們便會出來覓食和四處活動。
“耳蟲”在我國的分布地域很廣,在北京、湖北、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江蘇、安徽等省區均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由于“耳蟲”在我國分布的種類多達211種,因此,各地存在的“耳蟲”會在長相上略有差異。
然而,盡管在全國各地存在的“耳蟲”會在長相上略有差異,但其基本特征都一樣。一般來說,“耳蟲”均具有以下特征:
1.均擁有奇妙的驅敵武器
“耳蟲”的腹部第3、4節的腺褶中均貯藏有非常難聞的臭氣,一旦遇到天敵,其腺褶中就能夠分泌出特殊的臭氣,用以將天敵趕跑。
2.尾部均長有雙鋏
“耳蟲”的尾部均長有“鉗子狀”的雙鋏,當它們與天敵遭遇時,它們均能夠反舉腹部,張開雙鋏,用以恐嚇天敵。
3.均具有裝死的本領
當“耳蟲”遭遇勁敵時,它們均能夠裝死不動,用以避開勁敵的攻擊。
4.均具有夜行性和趨光性
無論哪一個品種的“耳蟲”,它們均喜歡在夜間活動,當看到燈光后,它們均喜歡趨光飛行。
5.“耳蟲”雌蟲均具有很強的“母性”
全國各地的雌性“耳蟲”均有很強的“母性”,它們在幼蟲沒有長大之前,它們均會捕捉小蟲喂食幼蟲,直到幼蟲長大為止。
6.均喜歡危害花卉、貯糧和家庭中貯藏的果品
盡管“耳蟲”是一種雜食類的蟲子,但它們均喜歡危害農民種植的花卉、貯藏的糧食和家庭中貯藏的果品。
7.均喜歡在半夜時爬進人的耳朵里
據科學研究發現:“耳蟲”在夜晚時會悄悄附著在人體上。待午夜時分人們睡著的時候,它們就會悄悄爬進人的耳朵里。
以上就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存在的不同種類的“耳蟲”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
那么,傳說中為什么要把“耳蟲”說成是一種可怕的蟲子呢?
傳說中稱:當“耳蟲”爬進人的耳朵里之后,它們就會繼續向人的腦部“進出”,待鉆入人的大腦后,它們便會小心地切斷人的顱腦神經,在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產下上千枚卵,4天以后,這些幼蟲會孵化出來,并以人的柔軟腦組織為食,此時,人將徹底瘋狂,最終導致人在恐怖的狀態中死去。
那么,傳說中的這個說法正確嗎?
科學家稱,這種傳說是非常荒謬的。盡管“耳蟲”具有喜歡爬進人的耳朵中的特性,但它也只能咬破人耳中的鼓膜及耳內軟組織,由于人的大腦周圍有堅硬的骨頭保護,因此,它們根本進入不到人的大腦中。當它們無法進入到人的大腦中時,它們還怎么有可能切斷人的顱腦神經呢?所以,傳說中的說法是非常荒謬的。既然傳說中的說法是非常荒謬的,那么,“耳蟲”也就沒有那么可怕了。
不過,科學家又稱:夜晚在野外露宿時,應盡量用棉花將耳朵孔堵起來,以免各種小蟲子爬進去,畢竟小蟲子也是能夠傷害人耳中的鼓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