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拼音Wù;戍,拼音Shù;戌,拼音Xū;戎,拼音róng。
1、戊,同誤,地支的第六位,如“戊更”,是指晚上五更,如“戊戌維新”,是指1898年的戊戌革新。
2、戍,同術,部隊保護的道理;如提防、邊防、防守。
3、戌,同須,地支的第十一位。如戌時,老式計時法,指黃昏七點到九點鐘這段功夫。
4、戎,同溶,是指軍事、部隊等,如戎行、戎裝、兵馬、戎首(挑起搏斗的人)等。
5、戊、戍、戌、戎的十字歌訣:點戍空腹戊,橫戌十字戎。
擴充材料
戊戌年:
1、華夏保守編年干支歷的干支編年中一個輪回的第35年稱“戊戌年”。
2、年份數除以60余38,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5,除以12的余數是11,自昔日雨水起至次年雨水前止的歲次內均為“戊戌年”。
3、干支編年起算自二十四骨氣之雨水,而干支編年又是干支歷的編年本領,歷代官方通書(即通書)皆如許。
4、舊歷不過濫用干支來編年,其一年的范疇在一月月朔至大年夜內,此點并無爭議,而舊歷和干支歷是兩種各別的歷法,兩者在年份開始、月份分別準則、年年天數等皆各別。
5、因為民國后運用了公歷,不少大眾囊括極部分所謂大師在歷法常識上的缺點,以是兩者常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