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闔「bǎihé」;(縱橫)
釋義:
1、“捭”就是撥動,“闔”就是閉藏。
2、“捭闔”,多指分化、拉攏。
3、成語:縱橫捭闔。
錯亂指數(shù):四星。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
盡管“天子將出,類乎上帝”,但王道是道,寇何嘗就無道!“世道”從來波譎云詭,如同“闔”是“捭”的極致,“靜”是“動”的崇高。(《禮記·王制》)
"縱橫"本來無非是南北東西,經(jīng)由“思想家"拿捏一番,原本清晰的“阡陌”立刻變得雜亂起來;在經(jīng)天緯地中,“慷慨雄渾”和“雞鳴狗盜”可以找到同樣的理由。
“分化”、“拉攏”都是涂抹了太多“入世”色彩的詞兒,行而不遠;好在有“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漢·劉向《戰(zhàn)國策序》)
唐·楊發(fā)《吳中書事》詩: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
名句集粹:孤兒為問他時計,猶指床頭捭闔篇
1、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詩:披揭覆載樞,捭闔神異鍵。
2、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夜闌縱捭闔,哆口疏眉厖。
3、宋·穆修《汝陰偶書呈一二知己》詩:不務功名師捭闔,獨將仁義守蘧廬。
4、明·沈周《挽劉芝田》詩:孤兒為問他時計,猶指床頭捭闔篇。
5、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二六九》詩:美人捭闔計頻仍,我佩陰符亦可憑。
明·沈周《挽劉芝田》詩:孤兒為問他時計,猶指床頭捭闔篇。
擴展閱讀:陰陽與縱橫·高山流水是知音
幾千年了,在明處的多是儒家、法家,其實是“陰陽家”和"縱橫家"更接地氣;因為“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琢磨些地理天文,排列些氣運八卦,形而上之,自有道理。
算起來,蘇秦、張儀、龐涓、孫臏都是“鬼谷子”的弟子,《陰符經(jīng)》、《無字天書》當然是云夢山中的必修課,“學鬼谷縱橫之術,欲以捭闔取貴仕”。(《舊唐書·張濬傳》)
唐·李商隱《景陽井》詩:惆悵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
“縱橫捭闔“的萬千壯舉,總會給后來的人們以無限向往,也平添出無盡的悵惆;一部《鬼谷子》開宗明義:“開合”和“權變”就是至理,或是在“舌尖兒”上,或是在“心尖兒”上。
“捭闔張弛,惟其所命,其為變也不已極乎!”(明·李東陽《合縱連橫論》)
其實,只要想通了,“連橫合縱”、“朝秦暮楚”同歸天下大道,都好。
每天多認一個字,別成了網(wǎng)紅還讓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