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
聿的讀音是yù,屬于象形字,看上去像是一只手握著筆。聿出自《說文》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聿原為筆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筆,指用筆寫文章,輕疾的樣子。
聿,yù,象形字,一只手握著筆的樣子。
聿yù【名】
指事。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后皆作筆。本義:毛筆。筆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筆)同本義又如:舌聿(即口筆”。用口所說的,用筆所寫的)
聿yù【助】
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又如:聿女(養女);聿遵(遵循。聿,發語詞);聿追(聿本助詞。后人往往訓聿為述,因以聿追”謂追述先人德業)
聿yù【形】
輕快。又如:聿皇(輕快的樣子);聿役(動的樣子);聿越(迅速地跨越)
聿yù【動】
古聿”與曰”假借通用。《毛詩》:雨雪瀌瀌,見晛曰消”。《漢書·劉向傳》引《詩》:雨雪麃麃,見晛聿消”。麃”為瀌”渻文。該詩意為:雨雪瀌瀌然,見日氣而自消。
聿的出處
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說文》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詩·大雅·文王》
聿,循也。--《后漢書·傅毅傳》注
其山山聿山卒而嵯峨,其水縈紆而綠波.---《萬載縣志》
武騎聿皇。--《漢書·揚雄傳上》
貝聿銘beiyùming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后,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筑學。貝聿銘榮獲了1979年美國建筑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筑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筑,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被譽為現代建筑的最后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