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拍攝
我是個下崗的老漢,離開魯西南近四十年了,對故鄉深深懷念。離開太久了,一些方言讀音是拿不準了。譬如,我撤回的“聒”普通話讀音是guō,學友給我指點,在魯西南讀音也是guō,不是我寫的“讀成了guang”。我馬上撤回原文,改為本文。
2021年3月拍攝
“聒”字,《新華字典》給出的解釋是“聲音嘈雜,使人厭煩”的意思,《說文》也指出“聒,歡語也。”的解釋。如方言口語“這小妮子哭聲真大,可都嗓眼子哭,聒得俺耳朵(方言duo)根子(魯西南方言好有后綴詞,如腚根子、腳根子、肋巴根子、牙根子、頭發根子)疼,長大了準是個孬脾氣的人”,再如“當街上,老大和小三又呟架嘞,比著看誰的嗓門高,聒得看熱鬧的人都竄圈(跑)啦”。如今,咱們大都是住的樓房,隔音效果不是很好,大家上下班時間又不統一,尤其是鄰居有上夜班的、孩子讀高中的。我們日常應盡量低一點聲說話,在房間里走路盡量輕一些,干家務活盡量弄出的動靜小一點,這樣既聒不到鄰居,也顯得咱有修養不是。
2021年3月拍攝
也有一學友在我“短”字文章后,寫了“各地方言大不同,精研細索探求功。魯西南處尤存異,學術文章碩果豐”一首詩。我認為是激勵我,也是提醒我“魯西南處尤存異”。“一兩茶葉”就是“茶水濃淡皆相宜,茶客心情有高低”,我對大家的意見全都接受。大家指出我錯了,我認為自己真弄錯了,改過來就是,改不了的,就暫時擱置起來。等問題攢得多了,我以此為理由,向媳婦請假,回趟老家,實地求證一下,不也是好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