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1年,益州劉璋聽說曹操派鐘繇征討張魯,心里就打鼓了,因為打完張魯肯定順手打益州,這不用說的,所以心懷恐懼,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候謀士張松心里也有主意,這個吃里爬外的家伙上次本來想幫助曹操奪取益州,結果被曹操看不起羞辱了一頓,懷恨在心,這次就想幫劉備搞定益州。
他先恐嚇了一下劉璋,說曹操天下無敵,如果他取了張魯之后依靠漢中的力量攻打益州,誰能抵抗他呢?
劉璋的智力達不到政治家的及格線,很快就上了張松的當,愚蠢的劉璋不知道張松是要引狼入室,賣西蜀于劉備,還認為張松之計不錯,便派法正領兵4000東迎劉備。
【張松】
誰知法正也早已心屬劉備,法正見到劉備之后,立即向劉備陳述了奪取益州的辦法。有這等好事,自然把劉備高興壞了。
劉備素懷大志,但自漢末天下大亂以來一直沒有立身之地,雖剛據荊州,卻又是四邊環敵的險地,難有作為。他對西蜀心儀已久,于是留諸葛亮、關羽守荊州,自己帶著一萬人馬去吃軟飯。
本來,按照法正的意見,是要劉備在與劉障剛一會面時便殺掉對方,占據西蜀。
但劉備不同意,他怕天下輿論的譴責,怕別人說他不夠仁義,而仁義正是他多年來用以討好百姓的重要工具。為此他要等待更為有利的時機,以便自己既得西蜀,又不落惡名。
劉備與劉璋終于見面了,他表現出一副惟劉璋馬首是瞻的樣子,承認劉津是鎮西大將軍,益州牧,一切聽從劉璋的調遣。劉璋胸無韜略,看到劉備愿意為己所用,便樂得志乎所以,封劉備為大司馬,司隸校尉,增其兵馬,使擊漢中張魯。
相別后,劉備引軍到南萌關,表面上是聽從劉璋的,指揮進攻張魯,實際上卻按兵不動,廣施恩德,以收眾心。
【劉備】
第二年,曹操兵伐東吳,東吳孫權求援于劉備。劉備派人對劉璋說:“曹操征伐東吳,東吳危急。孫權與我本為唇齒相依的兄弟,不能不救。而樂進與關羽相戰于青泥,如不往救,樂進必然大勝關羽,進而侵犯我的荊州。荊州之急有甚于張魯,張魯困守漢中,不足深慮。”
劉備想讓劉璋援助1萬士兵及軍需,以便東進。不想劉璋只給兵4000,其余所求物資只給一半。劉備心中怨恨,便生伐滅劉璋之意。
正好機會來了。
張松有個哥哥張肅在劉璋手下任廣漢太守。他知道了張松密勸劉備不要東行,而是乘機圖謀劉璋。張肅害怕禍及已身,便向劉璋告發了張松。
【劉璋】
劉璋知道后大怒,殺了張松不算,還命令戍邊請將不要再把書信寫給劉備。
劉備等的就是這一天,他大怒之下殺掉劉津的白水都督楊懷,派遣黃忠領兵攻向西蜀中心腹地成都。由于劉備一直在籠絡軍心,所以進軍順利,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到公元214年,成都被圍數十日后,劉璋出城投降。
劉備遂得以一舉占據西蜀。
劉備對西蜀早已日思夜想,但他接到入蜀邀請后并不是立即發動政變。他知道自己如果立刻殺死劉璋,便昭惡名于天下,失去民意,西蜀也必將難以統御。
因此,他放開長線釣大魚,廣樹忠德,先把民意民心爭取過來為己所用,然后再借機攻伐劉璋,不僅輕易地得到了西蜀,又得到了仁德的美名,足見他用計之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