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是大家很尊敬的一個職業,不僅收入待遇好,而且地位也非常高。家里如果出了一個公務員,說出去都覺得很有面子。因此,很多人削尖了腦袋往體制內鉆,就是為了博得一個公務員身份。
不過,公務員并不是那么好當的,想要成為公務員,就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才行。有些崗位聽起來很像公務員,但并沒有編制,有多少人把他們搞錯了呢!一起來看看這些經常被誤以為是公務員的職業吧!
1.政協委員
很多人都以為政協是一個機關單位,但其實并非如此。政協實質上并不屬于國家機關單位,而政協委員也不具有行政編制,并非我們想象中的“公務員”。
當然,政協委員中也有公務員。如果當選委員之前就是公務員身份的,依舊保留公務員身份;如果當選前不是公務員的話,成為政協委員也不會獲得公務員身份。目前政協委員中大部分都不是公務員,主要都是各黨派、各團體和各界別的代表人物。公務員考試中可能會看到政協辦公室招人,這種屬于工作人員,并不屬于政協委員哦。
2.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這幾年很常見,很多人一聽名字中帶有“村官”,就想當然地認為是公務員。還有一些大學生村官可以直接擔任村支書,更容易被人當成是公務員。
實際上,我國行政機關最低為鄉鎮級,所以無論是村官還是村支書,其實都不屬于公務員序列。大學生村官只是村委工作人員,屬于“四項目人員”之一,在報考公務員時還有優惠政策,考上后才屬于公務員,考不上就仍然屬于編外人員。
3.工勤崗位
工勤崗位在機關單位中是廣泛存在的,嚴格來說工勤人員屬于事業編制,也是體制內的一員,但和正式公務員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工勤崗位一般從事簡單的勞動,比如司機、水電、設備維修等技術工作,一般用來安置退伍軍人。工勤人員雖然在機關單位工作,但待遇一般差公務員一大截,基本工資比較低,績效工資、年終獎也要少很多。不過工勤人員地位特殊,尤其是專門服務領導的崗位更是吃香,不比一般的公務員差!
現在公務員的準入門檻非常高,可以說是“逢進必考”了。因此凡是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崗位,都不是正式公務員。大家還知道哪些崗位經常被人當成公務員呢?可以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