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燦燦的銀杏葉雨中,北京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銀杏是我國特有的樹種,被譽為生物界活化石。作為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銀杏猶如一張名片,向全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
記錄地球歷史
在恐龍時代,地球上到處是高大的裸子植物。
銀杏是當之無愧的生物界活化石,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F有的化石證據顯示,銀杏等早期裸子植物至少在2.7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不過那時的銀杏是銀杏目的近緣祖先種,只能稱作銀杏類植物,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銀杏樹。在銀杏類植物的全盛時期,除了南極洲和赤道附近,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部分大陸地區,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那時,包括銀杏類在內的高達百米的裸子植物組成了浩瀚的森林,它們為恐龍等大型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但是在白堊紀晚期,由于氣候急劇變化,裸子植物開始衰落,低矮的被子植物逐漸擠占了裸子植物的生存空間。第三紀末第四紀初的冰川運動又給裸子植物以沉重打擊,不但讓恐龍集體滅絕,也幾乎消滅了地球上所有高大的裸子植物。隨著山脈隆起、海底陸地上升等冰川運動,生長在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銀杏類植物相繼滅絕。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我國浙江天目山、湖北神農架以及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的大別山等狹小深谷地帶受冰川侵蝕的影響較小,因此生長在這些地區的銀杏樹祖先十分僥幸地存活了下來。至今,這些地方還殘存著野生、半野生狀態的銀杏樹。與銀杏一同幸存下來的中生代裸子植物還有水杉、云杉等。
銀杏約在南宋時期傳入日本,到18世紀初,才從日本傳入歐洲、北美地區。一些歐美學者誤以為銀杏為日本特有樹種,其實銀杏之前就只遺存于我國,中國的銀杏資源占世界總量的70%。我國銀杏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江西、安徽、廣西、湖北、四川、江蘇、貴州等省份。在這些地方的深山老林,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屢見不鮮。在山東日照莒縣,就有一棵樹齡高達4000年的古銀杏樹,胸徑達4米以上,被譽為銀杏樹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銀杏樹。在北京京西古剎潭柘寺內也有兩株千年古銀杏樹,每到深秋,滿樹“盡帶黃金甲”的景色吸引大批游客拍照留念。在貴州福泉、盤州、惠水、長順、大方等地與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和神農架、云南騰沖等偏僻山區,均發現自然繁衍的千年古銀杏群,這是極其珍貴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它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以及銀杏的可持續利用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們今天看到的銀杏樹是中生代銀杏類植物中遺留下來的唯一生存種。我國科研工作者發現,現生銀杏屬落葉喬木,雌雄異株,長枝上的葉片深裂成二瓣,整個葉片成扇形。銀杏適于生長在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區,適宜的土壤為黃壤或黃棕壤,pH值在5到6之間。銀杏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動展葉,4月上旬至中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葉。初期生長較慢,雌株一般20年左右開始結果,千年銀杏仍能正常結果。
雌雄銀杏各有特點:雌株,樹冠寬大,頂端較平,主枝與主干間的夾角較大。葉裂刻較淺,常未達葉的中部。秋葉變色期及脫落期均較早。雌株花有長梗,梗端常分兩叉,前端胚珠如火柴頭大小,其發育成種子。雄株,樹冠高大、直立挺拔,主枝與主干間的夾角小。葉裂刻較深,常超過葉的中部。秋葉變色期較晚,落葉較遲。雄樹花成粗棒狀花序,常較葉子先萌發。
銀杏在19世紀末以前曾被放在紅豆杉科,自從日本學者平瀨作五郎發現了銀杏的游動***之后,才把銀杏從紅豆杉科中分出來,成立一個獨立的新科——銀杏科,屬于銀杏目。在當代,銀杏已經成為科學家們最感興趣的植物之一,因為它有許多原始和進化的特征。銀杏記錄了地球億萬年的變化史,經受住了巨大的氣候變化和海陸變遷的嚴峻考驗。曾經稱霸地球的恐龍早已不復存在,而銀杏依然茁壯生長在今日的地球上,默默講述著滄海桑田、歲月輪回的大自然故事。
永葆青春的秘密
銀杏提取物的功效和應用是全球科研熱點。
光學顯微鏡下的銀杏葉梗橫截面。
科學家發現,銀杏之所以能逃過被子植物“圍剿”、嚴寒氣候等滅頂之災,一方面與局部地理位置的幸存者效應有關,另一方面也跟銀杏超強的抗性有關。植物抗性是指植物對不良環境的適應性和抵抗力。銀杏的抗性有多強呢?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一枚當量1.25萬噸的***。爆炸瞬間,廣島一片火海,灼浪沖天,爆炸中心500米之內的溫度高達3000℃至4000℃,大量生物被毀滅。即便在10公里外,人們仍能感到灼熱的氣浪。當時,核爆中心的花草樹木幾乎全部灰飛煙滅,然而6株廣島樹木“移民”——銀杏卻打破了死亡定律。其中一株200多年的雄性銀杏樹,雖被***沖擊波摧毀了大部分枝條,但第二年春天依然萌發新枝,吐露新芽,重新恢復生機,成為眾多樹木中抗核爆能力最強者。
這主要是因為銀杏體內抵抗逆境、病蟲害和病菌的R基因數量遠遠多于其他物種。大量的R基因讓銀杏體內積累了具有特殊保護功能的代謝物,比如細胞壁形成所需要的木質素、抗自由基和抗氧化的黃酮類化合物、抗菌的芪類化合物等,從而大大增強了樹體的抗性。因此銀杏能抵抗各種極端環境,頑強地生存下來。此外,持續合成木質素等物質增加了樹干的密度和強度,對不斷增大的樹體起到支持作用。這就好比一個身強體壯的人,風寒暑濕燥熱和各種細菌病毒都對他無可奈何,即便生病了也能很快自愈。
而讓一株銀杏屹立幾千年不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銀杏樹干形成層干細胞幾乎不進入衰老階段。干細胞可以說是制造多細胞生物體的“祖”細胞,植物和動物都依賴它的不斷分裂增殖延續生物活性。研究人員發現,600多年樹齡的銀杏古樹盡管干細胞分裂變慢了,但并沒有老化跡象,其干細胞仍在持續不斷裂變。這些古樹干細胞中,所有跟老化相關的生理和分子指標都與20多年樹齡的銀杏樹沒有顯著差別。干細胞持續不斷的增殖能力,是銀杏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銀杏的干細胞分裂速度較慢,因此銀杏樹生長緩慢,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能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大約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所以銀杏樹又被稱為公孫樹,意思是爺爺輩栽下樹,到了孫子輩才能吃到果。
銀杏的藥用價值早已被中國古人發現。中醫認為,銀杏性味甘、苦、澀、平,歸心、肺經。銀杏的干燥葉可入藥,具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肺虛咳喘、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等病癥。
現代人仰慕銀杏強大的長壽基因,不僅將銀杏葉提取物制成藥品,還研發出了各類含有銀杏葉提取物成分的食品、飲品、保健品、護膚品。市場上,銀杏面包、銀杏餅干、銀杏酸奶、銀杏酒、銀杏牙膏、銀杏洗面奶等商品層出不窮。
但如果老年人為防治動脈硬化將銀杏葉提取物作為保健品長期服用是不適宜的,因為動脈硬化的病理生理過程非常復雜,長期服用銀杏制品有可能增加血管破裂風險。如果銀杏葉提取物與抗凝藥、抗血小板藥同時使用,會增加出血風險。
秀才臨考吃白果
我國食用白果歷史悠久。
白果又稱靈眼、佛指甲、公孫果等,是銀杏樹的種子。它的外面包裹著一層薄薄的果肉,中間是色白而堅硬的殼,殼中是杏黃色的核仁。
白果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它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還原糖、***白、礦物質、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等成分。分析表明,每100克鮮白果中含蛋白質13.2克、碳水化合物72.6克、脂肪1.3克,還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卜素,及鈣、磷、鐵、硒、鉀、鎂等多種礦物元素以及多種氨基酸,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關于白果的藥用價值及作用,歷代藥食書籍都有記載。白果能斂肺氣,定喘嗽,治哮喘、痰嗽等癥?!侗静菰傩隆氛f其“補氣養心,益腎滋陰,止咳除煩,生肌長肉,排膿拔毒,消瘡疥疽瘤”。《本草便讀》記載其“上斂肺金除咳逆,下行濕濁化痰涎”?!兜崮媳静荨酚浻序灧剑骸按蟑彶怀鲱^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與核桃搗爛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濁、冷淋;搗爛敷太陽穴,止頭風眼疼,又敷無名腫毒?!倍坠翱s小便”的功效,早就被古時參加科舉考試的眾多秀才們所利用,他們常常帶些炒熟的白果在臨考前吃幾粒,以免尿頻在考場上誤事。如《品匯精要》記載“煨熟食之,止小便頻數”。
我國食用白果歷史悠久。宋代詩人楊萬里對烤白果就有精彩的描述:“深灰殘火略相遭,小苦微甜韻更高。未必雞頭如鴨腳,不妨銀杏伴金桃?!痹撛娡ㄋ锥中蜗蟮匕咽嘲坠膼芤庵畱B表現得淋漓盡致。白果食用時去殼,揀凈雜質,生用,或蒸、煮熟以后用。熟食用以佐膳、煮粥、煲湯或作夏季清涼飲料等。去皮后的白果仁還可作燒雞、燒鴨或者燒肉、扣碗蹄髈等菜肴的拌料。冬瓜白果老鴨湯或白果銀耳蓮子羹都是深秋時節不錯的家常菜。
白果雖好,但多食卻會引起中毒。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載:“熟食小苦微甘,性溫,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脹?!薄度訅蹠酚涊d了一件事:荒年饑荒,村民就以白果代飯飽食,次日皆死。由此足見,食白果中毒并不是聳人聽聞的事。白果中毒多因食用過量所致,中毒出現的時間在食后1至12小時不等。癥狀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表現為嘔吐、昏迷、恐懼、驚厥,或神志呆鈍、體溫升高、呼吸困難、面色青紫、瞳孔縮小或擴大、對光反應遲鈍及腹痛、腹瀉等,白細胞總數及嗜中性粒細胞升高。秋天正是白果上市成熟季節,大家食用時切勿無度。
“杏壇”的來歷
銀杏因果實形狀似杏、果皮發白而得名。
中國是銀杏的故鄉,千百年來,銀杏文化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代代相傳。有不少人認為,生命力頑強、典雅大方、渾身都是寶的銀杏樹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堅韌不拔、溫文爾雅品格的樹種。
早在漢朝,皇家就把銀杏樹作為風景樹種植于園林之中。東晉畫家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就描繪了曹植與洛神相遇于皇家園林的銀杏林。此外,出土于南京南朝貴族古墓中的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中八人以銀杏、松槐、垂柳相隔,其中,阮咸坐在一棵銀杏樹下優雅抱阮彈唱。這說明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隱逸高士,都對銀杏青睞有加。
銀杏名稱的演變,也體現了它在人們眼中是親切平和、雅俗共賞的代言人。銀杏這一名稱始于宋朝。關于銀杏最早的文獻記載來自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這篇文章描述了上林苑的宏大規模和天子率領眾臣狩獵上林的盛況,是展現我國封建王朝盛事的第一篇鴻文。文中所提到的“枰”被后人注為銀杏。后來,晉左思作《吳都賦》中有“平仲君梃,松梓古渡”的記述,唐代李善編撰的《文選》中有“平仲之木,實白如銀”之說,肯定了平仲木就是銀杏樹。因此在唐代文獻中,銀杏一直被稱為“枰”和“平仲”,體現了這種樹木給人帶來的溫和、不張揚的直觀感覺。而在民間,老百姓看銀杏葉長得像鴨子的腳蹼,便呼這種樹為“鴨腳”,它的果實被稱為“鴨腳子”。北宋初年,南方官員以鴨腳子進貢汴京宋仁宗,皇帝問是何物,進貢官員深恐鴨腳子、白果名稱不雅,惹惱皇上,急中生智,根據銀杏果的形、色對曰:“銀杏?!彼稳首谄穱L后龍顏大喜,厚賞了進貢者,銀杏這一雅號也被廣泛沿用至今。宋代大詩人歐陽修寫過一首詩,題為《鴨腳》:“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符。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p>
從歷史淵源看,銀杏堅韌不拔、溫文爾雅的特質與儒家文化的道德觀不謀而合。在一些著作中,銀杏樹被看作是儒家的象征。據說孔子很喜歡在銀杏樹下閱讀和教授弟子,后人將他教誨弟子的地方稱為“杏壇”。至今在山東曲阜孔廟詩禮堂前還生長著宋代所植雌雄銀杏樹各一株。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廟正門前,也植有兩排高大古老的銀杏樹??鬃拥呐龉遍L在山東安丘的讀書處,生長著一雄一雌兩株參天銀杏,傳為孔子看望女婿時帶去樹苗,公冶長親手所植。
由于世界各國的銀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中國,因此銀杏猶如一張中國身份的名片,向全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許多國際交往活動中,銀杏樹成為了中國的“外交樹”。2016年,國家主席***出訪捷克,與捷克總統澤曼在捷克總統官邸莊園種下一棵銀杏樹,象征著兩國的友誼地久天長。
銀杏,高大挺拔,碩果累累,惠及萬世。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風骨,譜寫著贊美生命的歡歌。
山東曲阜孔廟里的杏壇。
延伸閱讀
中國十大最美銀杏觀賞地
第一:廣西桂林海洋鄉銀杏在桂林靈川縣轄區,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村莊,但卻有銀杏樹100萬株,樹齡百年以上銀杏1.7萬株。最大的“白果王”樹高達30米,樹干需6人合抱。
第二:浙江天目山銀杏風景區億萬年前孑遺的野生銀杏林。景區中有一株“獨木成林”的奇樹,老、壯、青、少、幼22株共生一根,相互偎依,被譽為“五世同堂”。樹冠橫展,枝葉層層伸延于峭壁之上,像一條向空中騰飛的巨龍,十分壯觀。每年晚秋,葉色金黃,醉意濃郁。
第三:浙江八都岕銀杏林位于天目山余脈,林內有3600余株百年以上古銀杏樹,秋天一地金黃,蔚為壯觀。
第四:云南騰沖銀杏村云南最大最集中最古老的一片銀杏林。曾是電影《武俠》的拍攝地之一。
第五:湖北孝感安陸銀杏擁有千年以上古銀杏59株,百年以上銀杏4368株。11月至12月初,漫山遍野的黃葉,美得讓人心醉。
第六:江蘇邳州銀杏時光隧道是一條長約3000米的特色鄉村公路,道路兩旁種植的銀杏樹枝葉相互交織,自然形成隧道景觀。
第七:湖北錢沖古銀杏國家森林古銀杏參天連片,是中原地區罕見天然古銀杏群落。
第八:廣東中國嶺南銀杏之鄉位于廣東南雄市,目前有百年以上樹齡的古銀杏樹5000多株,年產白果數百噸。
第九:山東臨沂郯城銀杏中國銀杏之鄉,據說是中國最早栽培銀杏的地方之一。轄內新村鄉官竹寺旁有一株種植于唐代的古銀杏,高達35米。
第十:北京釣魚臺銀杏大道北京釣魚臺國***東墻外的綠化帶,一到深秋,儼然成為北京城區最美的一道風景。
(原標題:銀杏彰顯中華文明的植物“名片”)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張品秋
流程編輯:L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