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粒媽(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大概都帶著不同的性格、稟賦和使命。
米粒屬于這種:驕傲又有些敏感,自尊心大于平常心。能有這樣的孩子,作為父母當然是覺得很幸運的:因為,只要告訴你應該如何做好一件事的道理,米粒總是不必多說,默默的愿意把這件事情做的最好,這應該就是家長們嘴里說的內驅力。
可最近我卻越來越發現不對勁:因為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他變得糾結于每件事的勝負結果,成為了愛哭鬼。
英文單詞測試沒有全對就要哭一鼻子、競選小“干部”沒選上要難過一整晚、打籃球、練冰球,這些原本他很喜歡的運動訓練都變成了一次次的“小戰役”。
什么時候米粒變成了這樣?只在乎結果,太看重輸贏。
我跟閨蜜吐槽,她卻給我提了一個好點子——帶米粒去練擊劍。別說,練擊劍這主意還真不賴。
記得我在美國上大學那會兒,參加橄欖球、籃球俱樂部的,清一色都是北美壯漢;要去羽毛球、乒乓球的社團呢,又是一水兒的黃皮膚,但擊劍隊就各色人種都有。
畢竟這種發源于歐洲貴族的運動,最需要的是敏銳的反應和博弈的智慧,而要達到這兩點既考察運動神經也特別需要聰明的腦子,怪不得它常青藤名校最鐘愛的運動項目之一。
“格斗中的芭蕾”:
什么是擊劍?
擊劍(Fencing)是從古代劍術決斗中發展起來的一項體育項目,它結合優雅的動作和靈活的戰術,要求運動員精神的高度集中和身體的良好協調性,體現出運動員良好的動作和敏捷的反應。
擊劍運動有三個劍種:重劍、花劍、佩劍。
不同劍的形狀不同,比賽使用規則和得分方式也都不一樣。
上面這張圖介紹得很清楚了:
首先,三種劍的手柄樣式差別很大,米粒媽的迷之腦洞感覺佩劍的手柄最酷(因為佐羅使用的就是這種佩劍喲!)
其次,三種劍的重量、長度也不一樣,重劍最長、重量也最重。每一種劍的刺擊部位也不相同。
重劍是完全刺擊武器。只有劍尖擊中有效,劍身橫擊無效。擊中有效部位包括全身即:軀干,腿腳,手及臂以及頭盔。
花劍是完全的刺擊武器。只有劍尖刺中才有效,劍桿橫擊無效。有效擊中部位是軀干。
佩劍是既劈又刺的武器。在實戰中,以劈中得分為多。擊中有效部位是上身,頭盔及手臂。相比而言,重劍更具運動性,佩劍速度最快,花劍更需要技巧和準確性。
我家孩子適合練擊劍嗎?
培訓年齡:
擊劍的培訓練習從4歲就可以開始。而對有志于讓孩子從事這一運動***的孩子來說,6-8歲這個學習黃金時段一定不要錯過。
身體要求:
什么樣的孩子特別適合練擊劍呢?
首先,無論男生、女生,練擊劍都是非常適合的哈~目前,米粒媽考察的幾家擊劍訓練中心也是這樣,小學員男女人數相當。
接著,整體而言,平衡感強、腰部力量好、腿較修長的孩子會在學習的時候有些優勢,像米粒這種靈活的長腿小瘦桿兒去上了兩次體驗課,教練覺得他的適應程度還不錯。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我家有個小肉墩兒的閨女我一定拉她來練擊劍。練擊劍最主要的步伐就是孩子呈丁字步站立,根據防守進攻前后移動,據教練說:這是拉伸大腿內側肌肉長線條最好的運動之一喲!
整體花費:
練習擊劍的花費主要由裝備費、培訓費和參賽雜費三項組成。要給孩子準備一套齊全的擊劍裝備一般費用在2000-3000之間,孩子一般會從練習花劍入手,如果后面生階或開始練重劍和配劍的話,裝備升級必不可少!
相比芭蕾、鋼琴等項目來說,擊劍的培訓費用并不算高,一節課大約在150-200軟妹幣之間,如果希望孩子得到一對一的vip輔導,那么課時費大概會在200-300之間。
練擊劍最大的無底洞其實就是比賽。如果只是讓孩子強身健體、鍛煉專注力和反應力,這項費用可以暫不考慮。
如果希望孩子能有***名次,且打算作為申請常青藤學校的一份背書(畢竟有擊劍的好名次申請藤校確實比較吃香哈),那就要帶著孩子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打比賽啦。
從區級的等級賽、各俱樂部主辦的會員賽到協會主辦的青年擊劍聯賽,孩子參加聯賽一般都需要一位家長全職全程陪同,從參賽費到教練、家長、孩子自己的旅行食宿費用,確實不是一筆小數目。
輸贏越多的孩子
越有平常心
有時候,對勝利的過分渴望,往往是因為對輸贏還經歷得太少。在家里,孩子們就是家里的獨一無二。在學校,孩子們又很少會經歷正面對抗。再想想我們帶孩子參加的培訓:鋼琴、籃球、繪畫,這些內容有很少有直接的身體對抗和單打獨斗的勝負輸贏。
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沒有痛痛快快的參加一場比賽:或者有充滿榮譽光環的贏,或者有尊嚴無遺憾的輸。
1、尊重比賽,尊重對手
擊劍卻能讓孩子體會到比賽的儀式感。
擊劍比賽開始前,選手在穿戴好以后,需要左手拿護面,右手拿劍,與對手同時舉劍,向對方行禮,表示對教練和對手的尊重。
除此之外,整項運動要求選手對比賽服裝、賽道、比賽用具都有敬畏心:
比如,絕對不能用劍劈打劍道,不能用劍戳脫下的戰服;
當練習和比賽結束后,需要妥善放置自己的佩劍和服裝;
這一系列的約束都讓孩子對于比賽和對手充滿敬畏心。
2、全神貫注,較量就要不遺余力
其實,帶著米粒去體驗的時候,老師先教前進和后退的步伐。一開始,米粒會覺得枯燥極了,有些散漫、懈怠。但一旦上場進入對抗模式,米粒全然不能有半點的松懈。
只要是一個閃神,馬上就會遭到對手的襲擊;一個進攻不準,就會把自己身體的得分部位暴露在對方手上。
所以,孩子們只有全力以赴、聚精會神的完成每一次比賽,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不留遺憾。
3、贏得比賽就要知輕重,懂進退
不論是跆拳道、柔道還是擊劍,這些身體對抗性強的項目其實更考驗的是孩子的戰術技巧。
按照比賽規則,主動進攻者有得分主動權。所以,被動迎戰等于認輸,只有放手一搏才有機會取得比賽。當然,靈活退讓是防止對方得分的有效手段。就在這一進一退間,孩子懂得了任何博弈中的大道:知輕重,懂進退。
4、每次訓練,都是一次挫折教育
勝敗乃兵家常事。
擊劍的每一個回合都勝負明確,及時是平分也會根據哪一方主動出擊而判別輸贏。
一次訓練、一次比賽下來,輸贏勝敗早已揭曉。
贏了自然能讓孩子信心滿滿,輸了也能欣賞對手。大不了,下次再戰!
不僅如此,比賽之中,有很多的突發因素,都不因孩子自己的努力而轉移。
就像劉墉說的:“這世界上并非一分耕耘,就一定有一分收獲。有時候,你可能用的種子不好,水土不對,再遇上壞天氣,結果下了最大的功夫,反不如那些天時地利人和都對,卻沒有努力的人收獲來得好。”
希望在米粒能直面對抗、直面挫折,我更希望他能明白:漫漫長路,有起有落,才有故事,有輸有贏,才是人生!
米粒媽碎碎念
有麻麻們會糾結,自家有女兒,要不要帶她練擊劍。
說到這里,米粒媽只想直接把庫爾尼科娃的名言甩出來:
“一個女人,如果能懂一點擊劍是一件非常性感的事。”
作為最禮貌和優雅的攻擊性競技,擊劍就像“格斗中的芭蕾”,讓女孩感受到主動出擊、一擊即中的果斷與自信,也在退避防守中感受進退博弈的樂趣。
ps:
擊劍不但能減肥,還能夠塑造腿部線條。(因為擊劍的基本動作是打開髖關節,這個姿勢使大腿內側肌肉得到了充分鍛煉。)另外,在擊劍基本攻防中,需要靈活使用腰腹部,還可以拯救水桶腰和腹部救生圈。說到這里,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擊劍培訓大多都標明親子共同報名能優惠了!
要知道,學擊劍健身可比跑步、做仰臥起坐有趣多了。
注:本文部分名詞解釋摘引自***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