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的主角尼莫和他的爸爸,就是本文要介紹的~小丑魚。一種熱帶的海水魚,總共29種。大多是雀鯛科下的雙鋸魚屬,只有一種來自棘頰雀鯛屬。
小丑魚大多生活在水質清澈、光線充足、水深50米以上的海域,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西洋沒有發現。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系,所以也叫海葵魚。世界上海葵的種類超過1000種,但只有十種左右會與小丑魚共生。
小丑魚的性別十分有趣。一群小丑魚之中體型最大的是雌性,第二大就是雄性,其余都是未定性別的小魚。當雌魚(體型最大)死去,則原本的雄魚(體型第二大),成為現在的最大的魚,性別轉變成雌魚。那些沒定性別的小魚中體型最大那一只,性別就成了雄魚。小丑魚最長18厘米,最小只有10厘米。
首先展示的就是“尼莫”的原型~眼斑雙鋸魚。
↑眼斑雙鋸魚
又稱眼斑海葵魚,俗名為公子小丑魚或公主小丑魚。棲息地包括~安達曼海、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南部、中國臺灣、印尼、菲律賓、大洋洲北部等海域。體長可達11公分。
作為一種觀賞魚類,由于電影《海底總動員》的熱映,使得公子小丑魚在觀賞魚市場上受到歡迎。
↑背紋雙鋸魚
棲息于印度的西太平洋海區、塞舌爾群島、馬達加斯加、科摩羅、安達曼群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中國南海諸島等海域。體長可達11公分。
↑大堡礁雙鋸魚
棲息地包括西太平洋海區、大洋洲東部、新喀里多尼亞、湯加等海域。身體為橙褐色,體長可達9公分。
↑阿氏雙鋸魚
棲息地在西印度洋區,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科摩羅、毛里求斯、塞舌爾群島及南非等海域。體長可達15公分。水族市場里的高端觀賞魚類。
↑二帶雙鋸魚
棲息地包括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體長可達14公分。也是高端觀賞魚。
↑查戈斯雙鋸魚
印度洋查戈斯群島的特有物種,體長可達10厘米。
↑金腹雙鋸魚
棲息地位于印度洋毛里求斯海域。體長可達15厘米,觀賞性魚類。
↑橙鰭雙鋸魚
棲息地范圍較大~太平洋海區:包括越南、澳洲、關島、斐濟、法屬波里尼西亞、印尼、基里巴斯、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紐埃、菲律賓、薩摩亞群島、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湯加等海域。
雖然體長可達17厘米,但并非食用魚類,經濟價值仍是觀賞魚類,
↑克氏雙鋸魚
別稱:克氏海葵魚、三帶雙鋸齒蓋魚,俗稱雙帶小丑魚。體長可達15厘米。
廣泛分布于波斯灣、塞舌爾群島、斯里蘭卡、印度、安達曼海、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南部、中國南海諸島、中國臺灣島、印尼、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帕勞、馬里亞納群島、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群島、瑙魯等海域。比較常見的觀賞魚。
↑大眼雙鋸魚
棲息地包括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泰國、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及爪哇島等海域。體長可達14厘米。
↑***雙鋸魚
也叫***海葵魚,俗名為紅小丑魚、紅單葵雙鋸齒蓋魚。棲息地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南部、中國臺灣島、印尼、密克羅尼西亞、帕勞等海域。體長可達14厘米。
↑棕尾雙鋸魚
分布于西印度洋塞舌爾群島海域。體長可達14厘米。
↑寬帶雙鋸魚
分布于大洋洲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體長14厘米。
↑側帶雙鋸魚
棲息地位于馬達加斯加和科摩羅群島。體長可達13厘米。
↑白罩雙鋸魚
棲息地位于西太平洋區,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及所羅門群島海域。體長9厘米。
↑麥氏雙鋸魚
只棲息在西南太平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塔斯曼海中的豪勛爵島。體長12厘米。
↑黑雙鋸魚
棲息地包括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斐濟、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湯加、瓦努阿圖、馬紹爾群島、基里巴斯、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體長可達12厘米。
↑淺色雙鋸魚
西印度洋的馬爾代夫及斯里蘭卡海域。體長可達11厘米。
↑阿曼雙鋸魚
棲息地在阿曼海域。體長可達14厘米。
↑海葵雙鋸魚
分布于西太平洋區,包括澳大利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及瓦努阿圖等海域。體長可達11厘米。因為與公子小丑魚類似卻有黑邊,所以人稱黑邊公子。
↑頸環雙鋸魚
俗名粉紅海葵魚、背帶雙鋸齒蓋魚。分布于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中國臺灣島以及南海諸島、海南島等海域。體長可達10厘米。
↑鞍斑雙鋸魚
別名鞍斑海葵魚、鞍背小丑魚。棲息地包括琉球群島、中國南海及臺灣島、菲律賓、印尼、大洋洲洲及越南等海域。體長可達13厘米。
↑紅雙鋸魚
于大洋洲西部及北部海域。體長可達12厘米。
↑白背雙鋸魚
別名白背海葵魚,棲息于西太平洋區,包括琉球群島、中國臺灣、菲律賓、澳洲、印尼、所羅門群島等海域。體長可達14厘米。
↑雙帶雙鋸魚
棲息地在西印度洋區,包括***半島、印度、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以及東南亞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海域。體長16厘米。
↑希氏雙鋸魚
原產于菲律賓宿務附近海域,身長可達11厘米。
↑三帶雙鋸魚
棲息地位于馬紹爾群島海域。體長可達12厘米。
↑太平洋雙鋸魚
棲息地包括印度洋、大洋洲大堡礁。體長可達11厘米。
↑棘頰雀鯛
別名透紅小丑魚,它不是雙鋸魚屬的。而是雀鯛科的另外一個種屬~棘頰雀鯛屬的唯一物種,分布于印尼西部到大堡礁的印度-太平洋海域,是一種常見的觀賞魚。棘頰雀鯛僅居住于奶嘴海葵附近,是所有小丑魚中最挑剔的。基因研究顯示,它與海葵雙鋸魚、寬帶雙鋸魚有很近的親緣關系。身長可達1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