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有個男人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上。
瞬間把世人迷得死去活來。
這些年他換國籍改面貌,以不同的身份反復出現,人氣愣是不減半分。
這個對每一代少女都具殺傷力的男人,是他——花澤類。
繼中日韓各種真人版《流星花園》取得大成功之后,最近泰版也來了,再次引起熱議。(PS:此處不想承認內地的《一起去看雷陣雨》版本)
這段泰版花澤類的“人工降雨”名場面,收割了多少少女心?
眼前的不是水花,那是愛情的火花
新版花澤類再一次火出圈,就如這個熱搜所說:
#人總是會反復愛上花澤類#
肉叔身邊的女性朋友也對這版十分上頭,每天給我洗腦點撥:
我本人真實微信截圖
被他狠狠拿捏的胖友們有沒發現:
其實不止花澤類,在很多故事中,男二才是最讓人窩心的存在?
(甚至乎,很多女主演員在現實中也是跟男二演員在一起了)
今天咱就來嘮嘮——#當我們沉迷男二時,到底愛他什么?#
有句話說得妙啊——男一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
韓國某頒獎典禮就曾把“最佳情侶獎”頒給了男二和女主。
當時韓劇《WhoAreYou-學校2015》里的男二人氣太旺,直接甩下了男主。
這就是民意呀,戲里的遺憾,觀眾們在戲外給補上。
更扎心的是,肉叔打開這劇在豆瓣的演員表,發現華點:
其他主要角色都標示了名字,唯獨南柱赫演的男主,連個姓名都不配擁有。
話說回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男二,無非就幾個類型。
首先必提“冰山系”。
這類男二,平時老是冷冰冰的,走哪都自帶降溫效果,一般人在他們眼里只是存在但看不見的塵埃粒子。
但面對女主,他這座冰山便會悄悄融化。
仔仔飾演的花澤類就是這類的典型教材,一個帶笑的眼神就能勾走屏幕前你的心。
(最可怕的是,他明明眼尾嘴角都沒弧度變化,但就是透出溫柔的笑意)
被鏡頭偏愛的男二,不怪觀眾偏心
再有《香蜜沉沉燼如霜》里,羅云熙飾演的夜神潤玉。
他的笑容專屬于女主一人。
看到對自己百般討好的女生,他一副兇巴巴的樣子,白眼+毒舌:
明日不要穿得這樣,扎眼
但見到女主呢?
錦覓一個撇嘴撒嬌,他就笑出一臉的寵溺:你要啥我都給。
如果上面的“冰山系”不是你的菜,那可以試試下面這款“春風系”。
這類男二不管什么時候,看起來都溫暖和煦。
比如《想見你》里的莫俊杰。
豆瓣有條過萬贊的熱評,精準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男主誰不想要,但咱就是偏愛莫俊杰。
莫俊杰看起不像上面兩位那么清冷,但也不火熱,恰好像春天里,溫度舒適的輕風。
他會在載女主上學的時候,語氣柔柔地反復叮囑她要記得扶好。
還有《知否》朱一龍飾演的小公爺。
這部劇在播的時候,小公爺隔三岔五就能沖個熱搜。痛失明蘭在走廊那段哭戲名場面播出后,#心疼小公爺#的話題直接破6.5億的閱讀量。
他的愛同樣也來得柔軟,面對明蘭的連連勸退,他沒再緊緊攔著她。
但看著明蘭的背影,眼里混著傷心和希望,自言自語:
別把我當麻煩,我會護著你的
躲得過前面這兩款,那你估計逃不過下面這款,“仙人掌系”。
他們的首要特征當然是有刺,長得兇殘
(沒有說不帥的意思)
不信你先瞧瞧《請回答1988》的狗煥。
女主問他是不是在等自己一起去上學,狗煥眼神一撇,就能大寫“怎么可能”的嫌棄。
再看看《繼承者們》里,三兩句話就能把孩子嚇得哇哇大哭的崔英道。
(插播一句,狗煥和魚餅今年湊一塊演了部科幻劇《外星+人》,我特別期待)
他們沒哪個看著像善茬,都一副“全世界欠我錢還沒還”的樣子。
第一眼看有殺傷力,你可能不會喜歡他們,還想勸他們善良。但沒多久……就會直呼真香——這一臉“兇相”,會慢慢變成“丑帥”。
看似冷漠狠人內里都是大暖男,一個反差殺得你措手不及。
會在深夜下雨的時候坐立難安,最終還是打個傘出門,在路口呆呆站一晚等女主放學。
然后等到了,遞過傘,啥都不說回頭就走。
他們都不太會說情話,只會把關心付諸行動,赤果果地展現愛意。
還會在別人欺負女主的時候,暗戳戳地幫她報復出一口氣。嘴上不說,心理卻切身感受著對方的喜怒哀樂。
以上這些不同派系的男二,又都被歸為同類——深情男二。
無論他是什么類型,他都是女主身邊一往情深的騎士,無條件愛她護她。
這,就是瑪麗蘇之道:愛她的永遠不止一個優秀男一。
這類角色數起來一大把,比如《最好的我們》的路星河,《延禧攻略》的傅恒,《夏至未至》的陸之昂......
但在劇中,深情男二的設定原是顏色美好的炮灰。
到頭來怎么是他們最讓人意難平?
這些男二,煉成了觀眾心里的一顆朱砂痣。
他們的存在常常是對男主的“補完”——男主缺啥,男二有啥。
永遠是兩個都很好,但好得不一樣的角色。
不相伯仲、勢均力敵,相當于在問“你是想上清華還是北大”?
發現沒?
“糾結”二字就是煉成“朱砂痣”的關鍵一步。
最明顯的看《香蜜》,男一旭鳳(鳳凰)vs男二潤玉(大龍)。
就到底選誰的YY難題里,有胖友給出了最理想的答案:
成年人不做選擇,我全都要
男一對錦覓的喜歡是霸道熾烈,會捉弄整蠱女主,又會變身“護妻狂魔”。
潤玉的喜歡沒有轟轟烈烈,但有細水流長,自帶一種難得的安定感。
《想見你》里男二莫俊杰沒有男一李子維的自信外放,也缺少他的勇氣,喜歡女主還要找他來幫忙追。
可相反的,莫俊杰的自卑讓他有了獨一份的細膩敏感。
李子維說話比較不經大腦,不會特別照顧到對方的感受。
一個小細節對比下就能看出他倆的差別。
兩人上學路上遇到沒趕上校車的女主。李子維問她話,見女主沒回答他很快有點不耐煩,伸手在她面前晃質問她怎么不理人。
莫俊杰不一樣,他會立馬打住李子維,叫他不要鬧了,因為他理解女主很內向,不大懂怎么和別人搭話。
-跟你講話怎么不理人啊
-李子維,你不要鬧她啦
男二的好,男主無法替代,用老話說還是那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再來,當下大火的“be美學”,其實也早就隱現在男二和女主的感情線上。
這便是煉就“朱砂痣”的另一個要素——足夠悲情,足夠遺憾,反倒能讓嗑學家們虐到深處嘗到甜。
那么,如何打造專屬男二的be美學呢?
我把密鑰歸結為倆字:暗虐。
相比于女主和男一彼此相愛相殺的明虐,男二的情感流露藏得很深,在女主難以覺察的暗處涌動。
大家回憶下,咱追劇時是不是經常遇到下面情況:
女主經常不知道男二在她背后悄***付出了多少,get不到男二的感情,而電視機前的我們已經心塞到想錘墻。
這種暗虐,就是遺憾的精髓所在。
觀眾總能看到男二所做的一切,而代入了女主的觀眾,其實就是擁有全知視角的女主。
將這種暗虐發揮到極致的角色,提名一個狗煥沒異議吧?
為了假裝偶遇德善跟她一起上學,他提前蹲點,一遍又一遍地在她家門口拆鞋帶綁鞋帶。
一聽說最近人販子猖獗,他擔心德善晚上回家會出意外,就默默地跟著她走了一路。
后來狗煥終于鼓起勇氣,去找德善想做那個陪她看演唱會的人,去用行動說明自己的心意,卻來晚了一步。
男女主已經幸福同框,而他只能落寞地緩緩出框。
本可以擁有,但最終愛而不得的男二,誰能不被扎心到呢。
結局的遺憾終就煉成了觀眾心上的那一抹紅。
畢竟現實中的我們,太難遇上機緣巧合的相愛,每個人心里頭或多或少都藏有一些關于愛情的遺憾。
于是我們同情男二,或者說是,打破屏幕跟他共情了。
但,也不是所有男二都能贏得觀眾的芳心。
尤其是近兩年的國劇,想淘出一個寶藏男二不要太難。
咋回事?
原因并非男二的角色少了。
而是他們的人設被公式化地塞進劇里,成了各種“男圣母”工具人。
他們不再是觀眾心中的意難平,反倒成了吐槽對象。
男二的人設,常常被提煉成三兩關鍵詞,用來賺取一波觀眾同情心。
關鍵詞一,賣慘。
比如《嫣語賦》里的這位兄弟,他一出來就滿臉大寫的“慘”。
女主對他的算計多過于喜歡,想嫁給他好讓自己改命。他也一癡情冤種,只要女主還愿意和他在一起,就算是利用關系也沒關系。
一心追求女主的他,慘起來還被女主的妹妹下***給睡了+騙婚,得知真相后又氣又傷心,女主不安慰他反而是嫌棄他格局小了。
哦豁,這不是年度最慘男二那誰是。
關鍵詞二,支援。
《錦心似玉》的男二跟女主見一回就喜歡上了她,立馬開啟了自己做快遞小哥的命運——第二次出場他送船給女主逃婚,第三次他幫女主搞定了用來賑災的大米。
(肉叔前十幾集看下來)除了幫女主跑腿,基本就沒他啥事了,妥妥一個莫得感情的支援機器人。
關鍵詞三,戀愛腦。
《千古玦塵》的男二更絕,他的人生仿佛只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跟男主搶女主。
也不知道這一往情深從哪兒來,但他就是為了女主毀滅世界都在所不惜。
這一波看下來,這些男二身上——關鍵詞有了,但人性沒了。
都是只知道繞著女主轉,沒半點自我意識的NPC
這樣的男二,有誰看了會心動?別說煉成朱砂痣了,頂多是身上不小心沾到的小米粒,讓人只想甩干凈。
回過頭再細想,那些火出圈的男二們,是怎么抓住觀眾的心?
除了不改的深情,癡心的付出,這些咱前面提到的關鍵要素,他們首先得像個立體的人。
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愛情不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瘡痍的一面。
它勾出人最自私的歹念。
《香蜜》里的潤玉,明知錦覓喜歡上了旭鳳,但為了把她留在自己身邊,他悄悄修復了錦覓的殞丹(絕情丹)。
我寧愿讓她一生一世不會再愛
也要將她牢牢栓在身邊
為了能得到錦覓,他不止一次使心計,比如故意在錦覓的父親水神面前“偶遇”錦覓,設法讓水神誤以為錦覓跟他是互相喜歡,好讓水神成全他倆。
自私的潤玉,其實本可以順拐地寫成那種讓觀眾看了咬牙切齒的心機boy。
可結果呢?
觀眾看清了他的算計,卻還是被他拿捏住了。
看這個細節,你也許能懂。
就在他耍完心計,看著水神和錦覓離開的背影,他的臉上先是露出開心的笑,但笑容慢慢消失,露出了落寞的眼神,這是他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羞愧。
人是好是壞有時候哪有那么清晰的界限,他的搖擺才讓這個人物多了分真實。
再有《知否》里的小公爺,雖幾番口出狂言非女主不娶,但面對強勢的母親,他的懦弱顯而易見。
母親帶他去女主家,迫使他和女主做義兄妹,他滿臉傷心,但也沒勇氣當面喝止。
他對女主的癡心是不假,而他做不到豁出一切的決絕,這不也是普通人的常態。
最后說回花澤類。
同樣的,他也不是一個出場就懂得為愛付出的完美男二。
面對愛情,他起初怯弱和退縮,一開始喜歡靜學姐,卻沒能鼓足勇氣大膽追求她。
而后來看到杉菜也在逃避情感,他已經變得更堅定勇敢,還拿用自己當反面教提醒教訓杉菜別退縮。
他的身上所承載的人物弧光,是一個初入情場的少年的成長。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
人為什么總會反復愛上男二?
這當然還是編劇們最擅長打的小算盤:
它精巧地呈現了一個“選誰都會遺憾”的難題。
盡可能塑造出一個有血肉有共鳴點的“人”,好讓觀眾總為落選的男二忍不住意難平。
更重要的是。
男二的塑造失敗,會直接造成整個故事內核的崩壞。
沒有對優秀男二的放棄,何以彰顯跟男一愛情的珍貴?
忽視任何一個配角,作品都不會完整。
只可惜當下這多銷快產的影視行業里,愿意認真撥打算盤的人越來越少。所有精力都只花在男女主身上,對其他角色敷衍了事。
唉,值得愛的男二越來越少了。
也難怪觀眾們嗑來嗑去,還是21年前——
那個想流淚就倒立的“土味”男人。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