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將告訴你:
1.國際上的“三大菜系”的說法是什么?
2.為什么“三大菜系”分別出自中國、法國和土耳其?
3.土耳其菜有哪些有趣的內(nèi)容?
——土耳其的地方菜系
4.為什么說“三大菜系”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說法?
01國際上的“三大菜系”之說谷歌上搜索“3GreatCuisine”或者“3GrandCuisine”就能找到關于三大菜系的爭論。而國外流傳的“三大菜系”確實是中國、法國、土耳其這三個菜系。
“三大菜系”的由來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這里說兩個最簡單的結(jié)論:
①“三大菜系”的說法在上世紀90年代互聯(lián)網(wǎng)興起之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甚至可以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
②“三大菜系”的說法是個舶來的概念,并不是中國網(wǎng)友的發(fā)明。
我找到的關于中國、法國、土耳其3大菜系的最早來源,出自英國人類學家埃文斯.普理查德(他是人類學中結(jié)構功能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時間是1972年。
02為什么是中國、法國和土耳其?流行的解釋主要分三點——
1.物產(chǎn)豐富
中國本身地大物博,充滿多樣性;土耳其(確切來說是奧斯曼帝國)連接了歐亞大陸,可以得到地中海和中東的各種食材、香料;法國擁有歐洲大陸上最適宜農(nóng)業(yè)的土地,也可以得到各種歐陸食材。
多樣的食材為烹飪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宮廷廚房
皇室作為古今中外的“第一甲方”,自然也是高品質(zhì)美食的第一主顧。在這方面,中國有數(shù)千年的集權傳統(tǒng)和歷代的御膳房;土耳其繼承了東羅馬和奧斯曼帝國的御廚房;法國則是歐洲宮廷文化的中心。
3.歷史傳承
傳統(tǒng)立足于歷史。越是歷史悠久的國家,越能形成特色鮮明的美食傳統(tǒng),也更容易對周邊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另外從地域來說,“三大菜系”里的中國象征了東方(東亞);法國象征了西方(歐洲大陸);土耳其則連接歐亞,融合了東西方的傳統(tǒng)(東地中海、中東、中亞)。
顯然,這三個國家并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在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三大菜系被賦予了更高層次的含義。比如用中國菜系涵蓋東亞和東南亞,用土耳其菜系涵蓋***世界,用法國菜系涵蓋歐洲和美洲的廣義西餐。
外網(wǎng)上倒是很少看到類似的提法,一般只提這三種菜系本身。
這三個菜系里,土耳其菜應該是大家最陌生的。這里順便介紹一下~
03土耳其菜有哪些有趣的內(nèi)容?今天的土耳其美食很大程度上延續(xù)了奧斯曼帝國的傳統(tǒng)。
奧斯曼帝國位于歐亞大陸東西、南北交叉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東西方文明和物產(chǎn)的交匯點。正是有了一個幅員遼闊、文化多元的奧斯曼帝國,才成就了融匯東西、菜式豐富的土耳其美食。
一些典型的土耳其菜
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階層信仰***教,說著源于中亞的突厥語以及當時通行于中東的波斯語。在政治體制和文化上,奧斯曼帝國繼承了很多來自東羅馬的遺產(chǎn)——在飲食文化上同樣如此。
相比宗教的影響,土耳其菜之所以多元與豐富,更多得益于它的地理和歷史。
整體來看,土耳其菜的用料和口味發(fā)展自東地中海和高加索的飲食傳統(tǒng)。因此,用土耳其菜來代表中東或者***菜,其實是不大合適的。
土耳其農(nóng)村地區(qū)的食物拼盤,能看到東羅馬范的糕點、中亞風的酸奶、遍布中東的鷹嘴豆和源于東亞和印度的米飯
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干半島是奧斯曼帝國的重心所在。這片地區(qū)有山有海、地形復雜,多樣的地形和氣候帶來了豐富的食材。不僅如此,借助發(fā)達的貿(mào)易網(wǎng)絡,奧斯曼人還能得到南亞和東南亞的香料,以及各地的珍奇食材。
在宮廷奢侈之風的催化中,一道道美食推陳出新、花樣百出,這才有了充滿融合特色的土耳其菜。
而在民間,由于物產(chǎn)和文化的差異,不同地區(qū)之間的飲食傳統(tǒng)有著不小的差異。例如富裕的沿海地區(qū)較少使用香料,黑海沿岸則偏愛各種魚類,等等。
為了讓你真切地體會到土耳其菜的融合特色——
直接上圖!
烤肉(Kebab)
烤肉大概是土耳其菜里最出名的了。中東和地中海地區(qū)的烤肉傳統(tǒng)由來已久。根據(jù)考古的發(fā)現(xiàn),早在3000年前的米諾斯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烤肉用的烤串。
雖然都被稱作烤肉,但土耳其式的“Kebab”做法特別多元:有用碎肉制成的,有炒熟的,也有燉熟的。
Manti
這道菜的名字來源于中文的“饅頭”(雖然看上去更像中國的餃子…
“Manti”可能誕生于蒙古帝國時期,后經(jīng)由絲綢之路傳播至土耳其、高加索等地。不過土耳其Manti特別小只——大概是單吃不過癮,土耳其人就佐以酸奶和香料食用。
葡萄葉包飯(Dolma)
東地中海和中東地區(qū)自古就有***釀蔬菜(比如茄子塞肉、青椒塞肉)的傳統(tǒng)。奧斯曼帝國時期,出現(xiàn)了被稱為dolma(意為“填充物”)的菜肴。
常見的dolma由葡萄葉包裹米飯,再加上香料和各種餡料制成——有點像中國的粽子。
土耳其披薩(Lahmacun)
數(shù)千年來,烤制的面餅一直是中東人的主食。在奧斯曼帝國興起之前,中東就出現(xiàn)了放入餡料烤制的大餅。大餅不斷“進化”,逐漸演變成了加入碎肉、蔬菜、香料(但不加芝士)烤制的薄餅:Lahmacun。
不過,“Lahmacun”到底從哪起源是有爭議的,有說土耳其的,也有說亞美尼亞的。
土耳其皮塔餅(Pide)
“Pide”是另一種“土耳其披薩”(俗稱),起源于中東的皮塔餅。
土耳其的“Pide”一般做成潛艇型…獨木舟型…額,隨便了……肉類、洋蔥和芝士是“Pide”中常見的餡料。類似的餡餅在巴爾干和高加索也很流行。
抓飯(Pilaf)
抓飯可能起源于印度,經(jīng)由阿拔斯王朝傳到中東甚至西班牙。傳統(tǒng)的抓飯由印度長粒米、肉類、水果、蔬菜、香料蒸煮而成。
土耳其最常見的抓飯是羊肉抓飯,黑海沿岸的人們則可能會用鳳尾魚、貽貝***抓飯。
土耳其軟糖(Lokum)
“Lokum”是土耳其最有代表性的甜點之一。在***語中,“Lokum”有喜悅的含義。
這種糖果的起源尚無定論。一般認為,18世紀的Hac?Bekir是第一個在科斯坦丁尼耶開軟糖店的商人。傳統(tǒng)的軟糖由凝膠、堅果和玫瑰水、乳香、佛手柑等制成。
果仁蜜餅(Baklava)
“Baklava”是用堅果、糖漿、油酥等制成的層次豐富的甜點。
今天的果仁蜜餅可能就源自奧斯曼帝國的御廚房,而追溯歷史,公元前2世紀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它的雛形。
今天,土耳其人和希臘人還常為這道甜點的歸屬問題而爭論不休。
po?a?a
“po?a?a”是一種起源于東羅馬地區(qū)的面包。
po?a?a通常由小麥粉制成,也可添加大麥、黑麥。有時會在面包表面撒上奶酪、胡椒、洋蔥、大蒜、芝麻、肉類以豐富口味。
土耳其的地方菜系和中國一樣,土耳其各地的飲食也可以分成多個菜系。
土耳其“仿膳”Asitane餐廳的食物,他們致力于還原奧斯曼時代的宮廷料理
馬爾馬拉海菜系(Marmaramutfa??):馬爾馬拉海邊的伊斯坦布爾,是羅馬和奧斯曼帝國上千年來的行政中心,也是歐亞大陸人口最稠密、最繁榮的幾個城市之一。
除了影響深遠的宮廷料理和土耳其各地的本土風格,這里也能看見猶太、希臘和亞美尼亞的影響。馬爾馬拉菜系的香料使用相對較少,擅長烹制魚、葡萄葉包飯和釀茄子,***大米布丁。
*.曾是羅馬首都的尼西亞(今伊茲尼克),奧斯曼首都的布爾薩,也都在馬爾馬拉海附近。
伊茲密爾的愛琴海飲食,大量的海鮮和蔬菜
愛琴海菜系(Egemutfa??):愛琴海沿岸是古典希臘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這里的食物屬于典型的地中海風格,特點是大量使用橄欖油、蔬菜、海鮮以及本地的香草。
整體風格和希臘比較接近,被認為是健康食物的代表。
黑海地區(qū)的各種土耳其披薩
黑海菜系(Karadenizmutfa??):黑海沿岸靠近高加索,這里的食物受到高加索和東歐的影響,特色是大量使用鳳尾魚等海鮮,經(jīng)常吃玉米,以種類豐富的pide(土耳其披薩)和dolma(葡萄葉包飯,黑海沿岸有用羽衣甘藍代替葡萄葉的版本)聞名。
來自地中海沿岸梅爾辛的Tantuni,由面餅包裹煸炒的牛羊肉丁加上番茄、青椒、洋蔥、歐芹制成
地中海菜系(Akdenizmutfa??):土耳其南方的地中海沿岸,是土耳其氣溫最高的地區(qū)。這里的飲食習慣和愛琴海地區(qū)類似,同樣注重海鮮,不同的是,這里能見到更多烤肉以及用酸奶腌制的菜肴,體現(xiàn)了安納托利亞風格的影響。
中安納托利亞美食拼盤
中安納托利亞菜系(OrtaAnadolumutfa??):安納托利亞中部是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所在地,曾誕生了強大的赫梯帝國和魯姆蘇丹國。
這里的飲食體現(xiàn)了更多中亞和中東的影響,當?shù)厝讼矚g吃羊肉、酸奶、土豆、茄子、鷹嘴豆,擅長***小麥制品(比如土耳其餃子manti)。
東安納托利亞美食拼盤,看起來有點像新疆菜
東安納托利亞菜系(Do?uAnadolumutfa??):東安納托利亞地區(qū)靠近高加索和伊朗高原,居住著大量庫爾德人,海拔較高,氣候比較寒冷。
這里的飲食以肉類、甜點和奶制品聞名,農(nóng)村的人們習慣以風干和烘烤的方式存儲食物,香料相對用得比較多。
土耳其東南部美食,烤肉、番茄和果仁蜜餅
東南菜系(Güneydo?umutfa??):土耳其東南部靠近敘利亞,敘利亞的名城安條克就坐落在這里。這里的以種類豐富的烤肉串、開胃菜以及果仁蜜餅等甜點聞名,廣泛使用乳制品、番茄、辣椒、鷹嘴豆、扁豆和大米。
04
為什么說三大菜系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說法?
重視香料勝過一切的印度菜、善用椰子和海鮮的東南亞菜、熱衷玉米和辣椒的墨西哥菜、同樣融合了各種菜系的秘魯菜,以及講究本味的日本菜……
這些菜系和“三大”中的任何一個都有相當大的差別,豈是簡簡單單一個“三大菜系”就能概括的呢?
要我說呢,嘴長在自己身上,沒有誰能代替你吃,不必太在乎什么菜系、排名的爭論……吃下去“對胃”,才是最重要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