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則剛的意思(大道至簡無欲則剛的意思)
文:曾春生讀史特約作家晚清時,左宗棠派戍新疆,途中路過因***戰(zhàn)爭免職的林則徐的家,前去拜訪。林則徐送了一幅對聯(lián)給他,以示勉勵,聯(lián)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意思是說,要有海一樣的胸懷,沒有貪欲,堅守正義,什么也不用怕。這話自然是非常正確的。但如果把“無欲則剛”,理解為人沒有欲望就會變得剛正,這就曲解了林則徐的意思了。人,怎能沒有欲望呢?饑時欲食,寒時欲衣,沒住的想有房,行不好想修路,等等,等等,無不貫穿一個欲字,不但有欲,而且想吃好,穿好,住好,行好。正是人類這一不止息的欲望,推動著科技進(jìn)步,社會發(fā)展,也正是受各種欲望的驅(qū)動,才激發(fā)起人類的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才使人類感受到奮斗的歡樂,探索的魅力,創(chuàng)造的欣慰,享受自己勞動成果時的甜蜜。我們應(yīng)該反對的,只是欲壑難填的貪欲。這種欲望非人的正常欲望,而是同人的正常付出與收益不成正比的卑劣之欲,污濁之欲,這種欲望是以侵吞他人,侵吞大眾,侵吞國家利益而肥一己之私的丑惡行為,有貪欲之人,哪能剛直,哪能公正?所以,林則徐提出的“無欲則剛”,應(yīng)是:無貪欲者,則剛。當(dāng)今之世,提倡公平競爭,鼓勵開拓進(jìn)取,我們不必諱言有欲,更不必諱言對欲望的追求,只要是正常之欲,求得合理,你都不妨大大方方,坦坦蕩蕩,去追求,去獲取。再也不要不加分析地把“無欲則剛”一類的格言奉為圭臬,而不思進(jìn)取,不求發(fā)展,無所作為了。人有七情六欲,正常得很。只要不損害他人,不危及社會,追求正常的欲望,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