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陳鑫同學發聲:他學習刻苦近乎拼命,經常在實驗室里睡覺!
在寒門和貴子這兩個詞仿佛逐漸斷開聯系的當下,陳鑫事件對于大眾的意義重大。
如今他所在的濟寧醫學院,和錄取他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紛紛發聲,為這位寒門貴子洗清了冤屈。
近日,一份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考研名單引起了爭議。其中第一名的初試成績是390分,第二名的陳鑫初試成績331分;到了復試,陳鑫考了90.86分,遠高于初試成績第一名同學的77.93分。
為此,陳鑫拿到了唯一的錄取名額。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全國最知名的醫學院,劉鑫走后門的傳聞甚囂塵上,更有人傳播他是濟寧醫學院教務處處長陳廷之子。
濟寧醫學院發聲明辟謠,陳鑫的父母均在山東青島務農,而陳廷并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
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招生處也回應網傳爭議,并對陳鑫原始成績單、復試程序等材料進行了嚴格復核。
陳鑫的初試成績為331(按滿分500推算至百分制為66.20分);復試成績為90.86分(其中筆試成績47.00分,面試成績43.86分)。按照初試與復試成績各占50%的規則計算,該考生百分制總成績為78.53分,排名第一,予以錄取。
經過復核調查,陳鑫的復試程序符合規定,未發現復試過程存在違規行為,考試成績有效。
兩所學校分別發聲明,基本上確定了網傳陳鑫走后門的消息系謠言。
而陳鑫這一邊的個人信息曝光,他的同學發聲,給大家呈現了一個更加完整的陳鑫。這是一個無比勵志的人,幾乎可以用寒門貴子來形容。
劉鑫出身寒門,父母都是農民,并且家境比較貧困。
對于這樣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習、考試。如果能夠考上協和醫學院,他和他家人的命運可以就此改變。
根據同學曝光的***截圖可知,陳鑫的天賦并不高,但尤為努力,努力到近乎拼命的狀態。
醫學院是五年制,大學五年,陳鑫幾乎有四年時間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忙碌的時候,還經常在實驗室里睡覺。
陳鑫下定決心,這次考不上還會再考。
但這對于他的家庭來說負擔太重了,在陳鑫看來,他多上一天學,父母就得多干一天活,這也是他這么努力的原因。
讓陳鑫逆天改命的,是一篇影響因子高達6.58的SCI,還是一作,在同學們的眼里,這幾乎創造了最高分,對于不了解陳鑫學習經歷的人,自然無法相信。
加深網友懷疑的是,陳鑫的英語并不好,初試英文成績只有47,而SCI需要用到英語,也就說英語差的人,大部分時候SCI也不會太高。
雖然不知道陳鑫是怎么做到的,但我覺得能夠在實驗室里度過四年花季生命的人,什么事情做不到?
可能是這種勵志的故事很少在這個時代發生,可惜這種歷史故事很少在這個時代發生,所以這樣的勵志故事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如果不是“謠言”,可能大家看不到這種事兒,從這個角度講反倒是個好事。
說白了,產生這種謠言,還是因為公信力太低了,也不能全怪網友。
好在兩所學校的發聲都很及時,并且事無巨細,沒有空話,有理有據地回應了網友的質疑,這一點是十分值得學習的。
大大方方回應,堂堂正正教學,不能讓一個農民的兒子寒了心。
這段時間,關于醫生的負面新聞發生了不少,好像很難跳出男人有錢就變壞的怪圈。希望陳鑫成為一代名醫的那一天,不忘初衷。